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翻译:如果只以形似来论画,那种艺术见识接近于儿童 。如果写诗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那他一定不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诗歌和绘画是同一个道理,绘画要形神兼具,诗歌要情韵齐备 。这样才能做到浑成自然,没有人为痕迹,流利新颖,不落俗套 。
正如边鸾的鸟雀画得其“生意”,赵昌的折枝画生动传神 。可是他们两人的画作如何比得上王主薄画得这两幅画呢,每副画都构图疏朗,色泽淡雅,笔墨精妙匀净 。谁说“一点红”便能寄托无边的春意,我过去体会不深今天观看了王主簿的折枝画,才真正领会到这样的艺术真谛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原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注释1、见:见识、见解 。邻:接近 。与儿童邻,言其幼稚 。
2、天工:指艺术造诣极高 。
3、谁言:当云何、料不到解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赏析《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题画诗 。
从诗画创作理论谈起,由大处入笔,然后层层推进,最终归结到王主簿的折枝画 。第二首诗正相反,它以王主簿折枝画为描写对象,至篇末才以诗代简,表示愿意听到王主簿对写诗作画的“妙语” 。这组诗虽然分为二首,但围绕“以诗题画”,由画到诗,再由诗到画,最后仍然归结到诗,离中有合,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密 。
结合王主簿折枝画,抒写诗人对于“形似”论的意见 。他认为,“以形似”作为论画的标准,和以为写诗只有写得形似才算好诗,都是错误的 。他主张在“天工与清新”中赋咏事物的神韵 。
他之所以推崇王主簿此画,叹羡它能用“一点红”“寄无边春”,正是因为这幅画虽然着墨不多,没有在纤毫毕肖上下功夫,但画家善于捕捉事物的精神韵态,所以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做到了以少胜多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创作背景根据陈迩冬选注《苏轼诗选》,这组诗写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当时苏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之子 。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
在各地均有惠政 。卒后追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翻译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的翻译】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