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多媒体 软交换和IMS概况及应用( 四 )


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电话网的演进,使电话网向分组化、宽带化、智能化的方面发展,将大大提升电话网的业务能力,符合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 。
软交换是电话网演进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近期软交换网络,应能够接入窄带用户,解决现有电路交换网的整体转型问题;并积极拓展宽带用户,抢占大客户和宽带用户市场 。软交换系统应支持独立用户数据库,支持宽带用户向IMS迁移的能力 。
中国的软交换实践与国外不同,软交换功能既具备窄代的功能也同时具备宽带的功能,可以说中国的软交换已经部分地实现了IMS功能,但还没有实现移动性治理的功能和HSS功能 。随着标准的成熟性,非凡是IMS在固网应用的成熟性的进程,宽带用户数量的增多和移动网络的发展,逐步将宽带用户从软交换网络中分离,构建独立的IMS网络 。
三、IMS应用在固网NGN面临的主要问题
IMS与软交换网络的关系是困扰融合的主要方面 。由于标准和设备的成熟度不同,网络的部署时间也不同,如何减少IMS对于软交换网络和业务的影响,简化网络结构和投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3GPP组织扩展和修改了IETF定义的SIP协议,根据移动网的特点加强了用户接入安全控制SIP包中携带的某些参数也与固网的SIP协议略有不同,因此IMS设备需要支持IETFSIP协议才能支持固网宽带用户的接入 。为了使固网用户体验到与传统电话相同的功能,IMS域需要通过应用服务器模拟PSTN的基本和补充业务,由于PSTN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种类繁多的业务,目前尚无应用服务器厂商宣称能够支持所用传统业务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3GPP在制定IMS的标准时,没有考虑在固网的应用,并且ITU和TISPAN的NGN标准制定刚刚起步,还没有具体的协议可参考;二是运营商对固定和移动融合的需求还不明确,因此设备提供商对IMS支持固网接入的研发投入不大 。随着NGN标准的成熟,以上问题可以在一到两年内解决 。
比较固定接入网和移动接入网的特点会发现,移动网络对于接入网的控制机制非常完备,用户的鉴权、资源分配、接入网定位、计费采集点和网络状态监控等方面都远比固定接入网复杂 。3GPPR6中已经定义WLAN接入IMS域,在R7中将支持ADSL接入,但是只规定了功能框架,对于QoS、移动性和计费等功能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定义 。TISPAN和FGNGN在R1中定义了RACS和NASS的内部功能模块,具体的功能和流程将在后续版本中规定 。IMS的与传输、接入网络无关性、移动性治理和QoS控制等功能都是体现在对接入网的控制,因此在固网制定NASS和RACS子系统的标准和替换、升级原有的接入网控制设备和终端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