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河南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马岚
北京市1965信箱35号;于进才
摘要:通过对软交换的基本原理的认真分析 , 论述了软交换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 简要介绍了软交换在VoIP中的应用 , 并对软交换发展中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要害词:软交换协议网络原理 应用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 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 , 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 , 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 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 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 。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 , 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 , 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
1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 , 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 , 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 , 实现PBX功能(IP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 , 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 , 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治理与维护的统一 , 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治理要求不高 , 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 , 设备门槛低 , 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 , 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 , 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 , 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 , 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 , 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 , 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 , 于是 , 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 , 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 , ISC(InternationalSoftSwitch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 , 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 , 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 。因此 ,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 , 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 , 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 , 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治理、呼叫控制、带宽治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具体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 , 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 , 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 , 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
2;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 , 各运营商在组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时 , 必须考虑到与其它各种网络的互通 。在下一代网络中 , 应有一个较统一的网络系统结构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
由图中可以看出 , 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 , 较好地实现了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功能 。
软交换与应用/业务层之间的接口提供访问各种数据库、三方应用平台、功能服务器等接口 , 实现对增值业务、治理业务和三方应用的支持 。其中: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间的接口可采用SIP、API , 如Parlay , 提供对三方应用和增值业务的支持;软交换与策略服务器间的接口对网络设备工作进行动态干预 , 可采用COPS协议;软交换与网关中心间的接口实现网络治理 , 采用SNMP;软交换与智能网SCP之间的接口实现对现有智能网业务的支持 , 采用INAP协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