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由于无线局域网潜在的市场规模,许多制造商都在致力于无线局域网的研究与开发 。为使无线局域网产业健康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已经或正在制定有关无线局域网的法规与标准 。下面介绍无线局域网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
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 。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应用 。
这样,制定一个有利于无线网自身发展的标准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到1997年6月,IEEE终于通过了802.11标准 。
802.11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是对网络的物理层(PH)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 。各厂商的产品在同一物理层上可以互操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是一致的,即MAC层以下对网络应用是透明的(如图一所示) 。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的两种主要用途----“(同网段内)多点接入”和“多网段互连”,易于质优价廉地实现 。对应用来说,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兼容”就意味着竞争开始出现;而在IT这个行业,“兼容”,就意味着“十倍速时代”降临了 。
99年底,朗讯(LUCent)推出了速率为11M与10M以太网等同的WaveLAN新产品----从而实现了“无线网达到有线网速率”这一近期目标,相对于以前无线网最大速率2Mbps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飞跃,而这其中,802.11无疑也是原动力之一 。
在MAC层以下,802.11规定了三种发送及接收技术:扩频(SpreadSpectrum)技术;红外(Infared)技术;窄带(NarrowBand)技术 。而扩频又分为直接序列(DirectSequence,DS)扩频技术(简称直扩),和跳频(FrequencyHopping,FH)扩频技术 。直序扩频技术,通常又会结合码分多址CDMA技术 。根据猜测,今后几年,无线网在全世界将有较大的发展,单只美国无线局域网销售额就将从1997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亿美元 。在世界无线局域网市场中,WaveLAN占有了最大的份额;从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CDMA技术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因此,为具体起见,以下重点结合WaveLAN的直扩技术介绍802.11标准的一些重要机制 。
有关无线局域网的电波法规
198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放了902GHz、2.4GHz及5.8GHz三个ISM频段,答应在低发射功率条件情况下无执照使用这些频段 。只要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或网卡)的发射功率及带外辐射满足FCC的规定,用户FCC提出申请即可使用这些产品 。
此外,欧洲无线电委员会(ERC)于1991年公布了建议用无线局域网的一组频段,这些频段分别为2.4GHz ISM 频段,5.8GHz ISM频段,17.1GHz ISM频段,24GGHz ISM频段和60.1GHz ISM频段 。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正在致力于具体的标准化工作 。1993年ETSI下属的无线电设备与系统(RES)技术委员会制定了RES.2草案,对适宜中速无线局域网的2.4GHz ISM频段的使用做了具体规定 。
目前,ETSI正致力于一种高性能、高速无线局域网(简称HiperLAN)的标准化工作 。1993年3月,电波系统开发中心分别公布了无线局域网的电波规范采用扩频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的电波规范(2.4GHz ISM频段),而涉及用于窄带调制的高速无线局域网的电波规范(19GHz ISM频段) 。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化活动
1990年7月,IEEE 802委员会接受了NCR公司"CSMA/CD无线媒体标准扩充 "的提案,成立了IEEE 802.11工作委员会,该工作委员会负责定制无线局域网物理层及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的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