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b/11a/11g之横向比较


提及802.11b的最大缺点 , 想必大部分人都会对其速度略有微词 。虽然11Mbps(实际值为550~600kB/s)的传输速率对大多数宽带用户的接入速度来说已经足够 , 但该性能指标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网络的需求 。即便是个人用户 , 目前国内不少家庭的宽带接入速度也已超过1MB/s , 无论802.11b如何改进 , 它已呈现出力不从心的态势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WLAN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满足于客户端计算机的Internet接入 。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的特性 , 许多个人及商业用户均希望将其相应的“家庭局域网”和“公司局域网”通过无线来组建 , 从而实现大容量数据的无线传输 , 此时相比有线局域网 , WLAN的速度瓶颈则更加相形见绌 。再加上早期802.11b标准的安全性问题 , 注定了它与主流应用的无缘 。
作为802.11b的继续者 , 802.11a和802.11g均具备优秀的素质 。首先 , 它们都是经IEEE(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批准的无线局域网规范 , 标准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厂商们的认可和支持;其次 , 它们都拥有高达54Mbps的传输速度(实际传输速率可达3MB/s之多) , 非常接近传统100M有线局域网传输速率的一半 , 如此一来 , 大容量数据传输便得到了一定的解决;最后在安全性上 , 802.11a和802.11g较802.11b也要更胜一筹 。然而在目前的市场上 , 我们很少看见有基于802.11a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 。非凡是随着Intel Dothan处理器的发布 , 主流高端笔记本电脑上几乎清一色地配备了Intel Pro 2200 b/g无线网卡 , 主流无线AP也大多为802.11b/g规范 , 是什么原因让802.11a标准受到市场的冷落?
802.11g与802.11a一样拥有54Mbps的传输速率 。其中802.11a在信道可用性方面更具优势 。这是因为802.11a工作在更加宽松的5GHz频段 , 拥有12条非重叠信道 。而802.11g只有11条(802.11b同为11条) , 并且只有3条是非重叠信道(信道1、信道6、信道11) 。因此802.11g在协调邻近接入点的特性上不如802.11a 。由于802.11a的12条非重叠信道能给接入点提供更多的选择 , 因此它能有效降低各信道之间的“冲突”问题;此外 , 802.11a独特的5GHz工作频段也在抗干扰性上优于802.11b/g ,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 许多电子设备都是基于2.4GHz频段工作的 , 这正好与802.11b/g的工作频段相同并产生冲突(举个例子 , 假如你的家中同时安装有无线局域网和无绳电话 , 那么当你使用无绳电话时便会发现通话效果时好时坏 , 这就是典型的干扰问题) , 如蓝牙设备、微波炉等 。
5GHz工作频段具有2.4GHz无法比拟的抗干扰优势 , 但同时也预示了802.11a的灭亡 。由于频段较高 , 使得802.11a的传输距离大打折扣 。以往802.11b无线AP的覆盖范围为80~100米(室内) , 而802.11a仅有30米左右 。5GHz频段的电磁波在遭遇墙壁、地板、家具等障碍物时的反射与衍射效果均不如2.4GHz频段的电磁波好 , 因而造成802.11a覆盖范围偏小的缺陷;其次 , 由于设计复杂 , 基于802.11a标准的无线产品的成本要比802.11b高的多 。据一份市场调查显示 , 802.11a产品的售价至少比802.11b高出四倍以上 , 在价格敏感的前提下 , 它很难替代已成主流的802.11b;最后就是802.11a致命的兼容性问题 , 其独特的5GHz频段无法与802.11b兼容 , 要知道目前全球有几千万个采用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 , 假如从现有的802.11b网络过渡到802.11a , 光是更换无线AP的费用就十分可观 , 更不用提数量更为庞大的无线网卡了 。尽管后来厂商们考虑到兼容性问题 , 将产品做成了802.11a/b双频、甚至802.11a/b/g三频模式 , 但也改变不了成本过高、802.11a大势已去的现状 , 在2002年几千万颗Wi-Fi产品的芯片出货量中 , 只有不到10万颗是基于802.11a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