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我国黄淮海麦区小麦从南到北先后进入灌浆期,这个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的重要时期 。今年小麦灌浆期,许多农户和农技人员反映麦田出现了枯白穗,枯白穗即意味着小麦穗子提前失水死亡,势必影响小麦产量 。为了弄清枯白穗的原因和发生危害程度,笔者到河南省信阳、南阳、驻马店、周口和开封等市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这些地方许多地块都有不同程度的枯白穗现象,最严重的田块枯白穗率甚至超过50%,造成枯白穗的原因主要是小麦纹枯病 。
小麦纹枯病是由一种叫丝核菌的真菌侵染小麦引起的,小麦各生育阶段都可受害,以小麦生长中后期出现的枯孕穗和枯白穗对产量影响最大 。拔节后茎基部叶鞘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后成为中部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状斑 。病斑扩大相连形成典型的花秆症状 。茎秆发病先出现褐色短条斑,后变成边缘褐色、中部灰白的梭形斑,病部纵裂,形成烂茎 。由于花秆烂茎,常引起小麦倒伏,或主茎和分蘖抽不出穗,成为枯孕穗,或抽穗后形成枯白穗 。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感病的小麦品种、充足的菌源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首先说菌源,纹枯病菌寄主广泛,又能腐生,可以菌核或附着于作物病残体上的菌丝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尤其是玉米茬口田间菌源充足 。再说小麦品种,虽然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有一定差异,但达到中抗的很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推广品种为感病品种 。在菌源充足和感病品种存在的前提下,是否大发生就决定于环境条件了,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天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 。从目前小麦栽培方面看,随着小麦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群体越来越大,肥水施用水平提高,造成的田间小气候均有利于纹枯病发生 。今年小麦纹枯病重于往年,可能由于春季气温忽高忽低的急剧变化,小麦的健康生长受到影响,本来就不高的抗性又受到破坏,纹枯病菌乘虚而入造成 。
在目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性品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对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要以栽培措施结合药剂防治进行 。适期晚播、精量播种、适当浅播、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及时排灌等,都对控制纹枯病有明显的作用 。药剂防治有药剂拌种(包衣)和田间喷浇两种方法,拌种或包衣可用咯菌腈(适乐时)、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或粉锈宁(三唑酮)等按推荐用量处理种子,然后正常播种 。特别注意拌种时要严格控制用量,以免影响小麦出苗 。药剂喷浇要在小麦拔节期进行,可用井冈霉素、三唑酮、烯唑醇和敌力脱(丙环唑)等按推荐用量加水顺垄喷浇 。在用足药量的情况下还要有每亩50公斤以上的用水量,才能保证防治效果 。一般没有拌种的麦田喷2次(间隔15天)即可控制危害,重病田需进行种子处理加上早春接力喷雾或泼浇才能控制危害 。
【小麦枯白穗防治需及时】
推荐阅读
-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
- 造成小麦白杆的原因
-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与防治
- 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 排水降湿小麦壮看天防治赤霉病
- 小麦赤霉病喷药防治
- 防范小麦干热风
- 防治小麦吸浆虫重点在蛹期和成虫羽化初期
- 防治吸浆虫 小麦不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