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一、分布与危害 。大豆产区,大豆花叶病毒病的侵染区在70-95%以上,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植株被病毒侵染后的产量损失,根据种植季节、品种抗性、侵染时期及侵染的病毒株系等因素而不同,常年产量损失5-7%,重病年损失10-20%,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产量损失可达50% 。病株减产因素主要是豆荚数少,降低种子百粒重、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及含油量,并影响脂肪酸、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游离氨基酸的组分等,病株根瘤显著减少 。种子病斑的形成,主要因素是病毒感染,降低种子商品价值 。
二、症状 。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因品种、植株的株龄和气温的不同,差异很大 。
轻病株叶片外形基本正常,仅叶脉颜色较深;重病株则叶片皱缩,向下卷,出现浓绿、淡绿相间,起伏呈波状,甚至变窄狭呈柳叶状 。接近成熟时叶变成革质,粗糙而脆 。
播种带病种子,病苗真叶展开后便呈现花叶斑驳 。老叶症状不明显,到后期,病株上出现老叶黄化或叶脉变黄现象 。
在感病品种上,受病6-14天后出现明脉现象,后逐渐发展成各种花叶斑驳,叶肉隆起,形成疱斑,叶片皱缩 。严重时,植株显著矮化,花荚数减少,结实率降低 。在抗病力强的品种上症状不明显,或仅新叶呈轻微花叶斑驳 。病株矮化的现象仅出现于种子带毒和早期感毒而发病的植株,后期由蚜虫传播而发病的植株不矮化,只新叶出现轻微花叶斑驳 。花叶症状还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气温在18.5℃左右,症状明显,29.5℃时症状逐渐隐蔽 。
感染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植株种子有时种皮着色,其色泽常与脐色有关 。脐色为黑色的则出现黑斑;脐色为黄白色的,则出现浅褐色斑,种皮为黑色而脐为白色的,则呈现白色斑 。特征:病叶呈皱缩花叶斑驳,病粒自脐部向外产生放射形褐色斑纹 。
三、病原 。大豆花叶病的病原为大豆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Poly virus group),是大豆主要的种传病毒 。病毒颗粒线状分散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大多在650-750纳米?8纳米,平均700纳米?6纳米左右,病毒钝化温度为55-60℃,有的分离物可达66℃,稀释终点10-3至10-6,病液在常温条件下,根据不同分离物,侵染性为3-14天,钝化pH值小于4大于9,感染2-3周病叶细胞内产生内含体为风轮状,大小为12-14纳米,病毒核酸的含量6-7%,核酸分子量为6.5?06道尔顿 。
四、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1、侵染循环:大豆花叶病毒在种子内越冬,病毒存在于成熟种子的胚部和子叶内,成为初次侵染来源 。播种带毒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尔后发展成系统性侵染,称为第一次侵染 。种子带毒率的高低因大豆品种和大豆被侵染的时期不同而不同,平均30%左右,高达70%(种子带毒在4-77.5%之间者亦有报道) 。大豆的褐斑粒与病毒一般呈正相关,即病毒高的褐斑粒率也高,但也有病毒高而褐斑粒率不高的,或褐斑粒率高的,而病毒并不高的现象存在 。
在田间,病毒扩大再侵染,亦称第二次侵染,主要是大豆蚜、豆长须蚜、马铃薯长须蚜、桃蚜(Myzus persicae)和蚕豆蚜等的传播 。蚜虫在病株上取食30分钟后,移置到健株上30分钟就可传毒 。但已带毒的蚜虫经取食其他作物后病毒就会消失 。如以马铃薯长须蚜作试验 。当其在不加害作物的情况下,病毒在虫体内可保存8.5小时 。在这段时间内,经1次加害大豆或非这一病毒能侵染的马铃薯等植株,病毒即已消失 。
2、发病条件:病毒病的发生除与种子带毒量有关外,在田间直接与传毒昆虫的数量有关,与有翅蚜迁飞的关系尤其密切 。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活动和病毒的繁殖,发生就重 。一般是在有翅蚜出现高峰期后15天左右,田间普遍发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