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路由器性能评判常见误区( 四 )


四是Chriot测试Throughput结果是有效数据负载,不包括TCP协议损耗、帧间隔、应答和Chriot本身系统损耗,此部分典型损耗根据理论计算约6M,就是说即使你接的是一台能线速转发的交换机,不是路由器,测出来的Throughput也只可能是94M左右,这是理论极限值,假如有人宣称我的产品Chriot测试Throughput 97M、98M,那毫无疑问是瞎吹 。
用户进阶:Throughput是LAN-to-WAN的Throughput,一般应该是在NAT开启,防火墙关闭的情况下得出的测试数据,而且有Smartbits测试和Chariot测试两种方式,得出的结果可以很不相同 。根据现在普遍的硬件能力,Smartbits大包测试数据大家都很轻易达到线速,就象你测试大学生的智力,题目是1 1=?,大家都能答上来,比不出高下 。所以你要做客观的评估,题目应该出难一点,比较64Byte小包测试数据,高下立判 。当然你要小心是否有NAT硬件加速,有的话把它关掉再测试 。至于Chariot测试,不同产品的性能应该是在同样的测试环境和方法、同样的连接数下进行比较才公平,而且在实际网络应用中,总是多连接而几乎不可能是单连接的,为了发现差路由器,Chariot测试最好是在多连接下进行,一般可以选择100对连接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大家的区别来了 。总之,单独的一个Throughput数据是毫无意义的,一定要说明这个数据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才有用,相互性能的比较一定要在同样的测试环境和方法下进行比较才公平和有意义 。最好的方法是看Smartbits测试NAT开启64 Byte小包的LAN-to-WAN Throughput 。
证据五:带机数量
说法:"本路由器带机量为200台 。""本路由器最大答应带机量为253台 。
误区:这种说法不准确 。每一个网络繁忙程度大不相同,网吧里所有人都在埋头上网聊天、游戏,而且几乎所有数据都通过路由器WAN口,所以负载很重 。但假如是一个企业网,大部分人都在忙着搞设计、写报告、做计划,同一时间只有小部分人在用网络,而且大部分数据都是在企业网内部流动,所以路由器负载很轻 。在一个200台PC的企业网性能够用的路由器,放到网吧往往可能连50台PC都带不动 。估算一个网络每台PC的平均数据流量也是不能做到精确的 。这就象食堂人员做饭,只能估计平均每人吃四两,这一锅四斤大概够10人吃,但很可能有一天大家做了运动,胃口出奇地好,一锅饭只够6个人吃,或者哪一天流行感冒大家胃口普遍不好,再来5个人也够吃 。矿工食堂的师傅要估计着平均每人吃六两,而女模特食堂的师傅可能只敢估计着平均每人吃一两 。所以,较为客观的说法应该指明这个带机量是针对哪种类型网络的,而且数量是一个根据典型情况估算出来的范围,例如"网吧带机量150~250台(典型值)",这种说法就负责任多了 。第二种最大答应带机量的说法是唬人的,它的根据不是路由器的性能,而是DHCP最大可以分配的IP地址数,254个减掉自己用掉的一个就是253个 。
用户进阶:带机数量只是一个估算值和经验值,一定要结合网络的实际状况来看待,准确的性能还是要看测试数据,Smartbits测试NAT开启64 Byte小包的LAN-to-WAN Throughput是多少pps(包每秒) 。但带机数量对普通用户来说很直观,很好理解,大家在参考这个数据时一定要注重上面提到的几个误区 。另外这个数据假如是出自大厂家、有信誉厂家之口,一般说法比较严谨,可信度高 。假如是出自小厂家、杂牌厂家之口,一般说法比较含糊,可信度差 。
证据五:带机数量证据六:WAN口数
说法:"此路由器是双WAN口,性能是单WAN口的两倍 。""单WAN口带机量100台,双WAN口带机量200台 。"
误区:这种说法混淆概念 。一个路由器基础硬件和软件确定后,其处理能力或性能就确定了,不会随WAN口数的增减而有较大变化 。有一种情况:路由器本身处理能力相对于WAN口出口带宽有富余,如路由器处理能力40M,WAN口出口带宽每线10M,由于受限于出口带宽,单WAN口路由器就只能有10M的吞吐量,双WAN口路由器则能有20M的吞吐量 。从这个角度出发似乎网络性能提升了一倍,但这只是你网络配置合不合理的问题,路由器性能始终是40M,没变过 。反过来说,假如路由器本身处理能力只有5M,不管是单WAN口还是双WAN口都只可能有5M的吞吐量 。举例来说,一个工厂天天能做一万件产品,但只有一辆运货卡车,天天只能运送五千件产品,这时增加一辆运货卡车就很有效果 。但假如天天产量只有三千件,也配了两辆运货卡车,就没什么作用,徒增成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