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

棉花进入结铃吐絮期,常发生烂铃烂桃现象,一般田块烂铃烂桃率达10%至15%,严重田块达30%以上,常造成棉花减产和降低品质 。因此,防治烂铃烂桃应采取以下措施:

除虫防烂 。主要是防治好棉铃虫、红铃虫 。对棉铃虫可采用杨树枝把或性诱剂诱娥以及在卵孵盛期内用辉丰杀敌或快杀灵喷雾防治;对红铃虫可根据预报采取在成虫羽化盛期内用敌敌畏熏杀和在卵孵盛期内用杀无敌乳油等药剂喷雾防治等措施 。

降湿防烂 。棉田四沟不畅,田间湿度大,导致烂铃多 。因此,必须及时清理四沟,使沟沟相通,排除渍水 。对地势较低的棉田,更应加深四沟深度,以降低地下水位 。

通风透光防烂 。首先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氮肥用量过多,易引起棉株疯长,用量过少,又不能有效促进棉株生长稳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其次要搞好化学调控,根据棉苗长势适时适量喷施缩节安,能有效控制棉株上部果枝的伸长和赘芽的生长,有利于通风透光 。另外,适时适当打去空枝、老叶,则能直接改善棉株中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中下部的烂铃烂桃 。

治病防烂 。在花铃期,亩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铃部病害,直接杀死病菌,减少霉烂脱落 。

抢摘防烂 。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烂铃烂桃的,要及时抢摘,以便把带病菌的棉铃带出田外,减少病原 。同时对烂铃及时剥开、晒干、分收,可减少烂铃的产量损失,多收级内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