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螨的防治

我们的栾城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玉米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所以,玉米的种植技术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
二斑叶螨(学名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学名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各地均有分布 。
【为害症状】
若螨和成螨群聚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发黄、皱缩,直至干枯脱落,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绝收 。
【形态特征】
二斑叶螨:雌成螨色多变有浓绿、褐绿、黑褐、橙红等色;体背两侧各具1块暗红色长斑,有时斑中部色淡分成前后两块 。雌体椭圆形,多为深红色,也有黄棕色的;越冬者橙黄色,较夏型肥大 。雄成螨体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鲜红色 。卵球形,光滑,初无色透明,渐变橙红色,将孵化时现出红色眼点 。幼螨初孵时近圆形,无色透明,取食后变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 。若螨前期若螨体近卵圆形,色变深,体背出现色斑;后期若螨体黄褐色,与成虫相似 。
朱砂叶螨:雌成螨体椭圆形;体背两侧具有一块三裂长条形深褐色大斑 。雄成螨体菱形,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也有浓绿黄色的,足4对 。卵近球形,初期无色透明,逐渐变淡黄色或橙黄色,孵化前呈微红色 。幼螨和若螨:卵孵化后为l龄,仅具3对足,称幼螨 。幼螨蜕皮后变为2龄,又叫前期若螨,前期若螨再蜕皮,为3龄,称后期若螨,若螨均有4对足:雄螨一生只蜕1次皮,只有前期若螨 。幼螨黄色,圆形,透明,具3对足 。若螨体似成螨,具4对足 。前期体色淡,后期体色变红 。
【发生规律】
二斑叶螨:南方一年生20代以上,北方12—15代 。越冬场所随地区不同,在华北以雌成虫在杂草、枯枝落叶及土缝中吐丝结网潜伏越冬;在华中以各种虫态在杂草及树皮缝中越冬;在四川以雌成虫在杂草或豌豆、蚕豆作物上越冬 。2月均温达5—6℃时,越冬雌虫开始活动,3—4月先在杂草或其他为害对象上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迁入瓜田,先是点片发生,而后扩散全田 。6月中旬—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 。靠近村庄、果园、温室和长满杂草的向阳沟渠边的玉米田发生早且重,其次是常年旱作田 。
朱砂叶螨:在北方一年发生12—15代,长江流域18—20代,华南地区每年发生20代以上 。以雌成螨在草根、枯叶及土缝或树皮裂缝内吐丝结网群集越冬,最多可达上千头聚在一起 。7月中旬雨季到来,叶螨发生量迅速减少,8月份若天气干旱可再次大发生 。干旱少雨时发生严重;暴雨对朱砂叶螨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轮作田发生轻,邻作或间作瓜类和果树的田块发生较重 。
【防治方法】
合理安排轮作的作物和间作、套种的作物,避免叶螨在寄主间相互转移为害 。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园清洁,及时铲除田边杂草及枯枝老叶并烧毁,减少虫源 。干旱时应注意灌水,增加田间湿度,不利于其繁殖和发育 。结合田间管理,发现叶螨时,顺手抹掉;若蜡量多时,将叶片摘下处理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枝、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深翻、冬灌 。
玉米拔节期以后单株虫量达200头以上时,喷洒药剂防治 。可选用下列药剂:15%哒螨灵乳油2000—2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2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600—1000倍液,间隔7—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药剂应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喷药要均匀,一定要喷到叶背面;另外,对田边的杂草等寄主植物也要喷药,防止其扩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