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晋国战胜强大的楚国,局面由被动变主动,原因为何?
【春秋时期晋国战胜强大楚国的原因 城濮之战双方是谁】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重要的战争,参战双方分别为晋国和楚国,最终晋文公“退避三舍”战胜了楚国,此战役对春秋历史影响极为深远,一定程度影响了春秋时代的格局 。
晋、楚争霸之初,楚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和主动的地位 。晋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那么,晋国以弱胜强战胜楚国,都有哪些原因呢?
公元前633年,楚国出兵围攻宋国时,已经是当时的军事强国,兵力强大,而那时的晋国兵力并不多,全国的军队还是二三十年前晋献公时建立的两个军 。
当时楚军在多年向黄河流域的扩张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在军事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
而晋军却连攻打一个小国原、都感到困难 。但是城濮之战,原来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的晋军,却打败了原来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的楚军,从而改变了晋弱楚强的局面 。这是与双方统帅部军事上的主观指导正确与否分不开的 。
晋国取威定霸的战略方针 这种军事上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首先表现在双方的战略方针上 。从晋国决心介同楚国争霸的战争时起,晋国统帅部上下就有一个正确的、完整的战略方针 。这个方针就是先轸所说的通过这次战争“取威定霸” 。
对这个战略方针,他们有全局的考虑,有实施的计划,有先后的步骤 。他们对晋、楚两国争霸战争的不可避免性看得很清楚,而且为此目的,进行了认真、扎实的准备 。他们首先把全国的两军扩大为三军,选拔了称职的三军主将、副将,积极地进行军事训练 。
他们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并不急于同楚军正面决战,而是利用楚军集中力量围攻宋国的时机,以全力去攻取军力较小、与楚国结盟的曹、卫两国联军 。
以后,又争取齐、秦、郑、鲁,这就使楚国在北方中原地区处于孤立状态,然后,再选择有利时机,集中全力与楚国决战 。这个战略方针基本上符合当时置、楚双方军事斗争的实际 。
楚国战略方针混乱 与此相反,楚国的统帅部对不可避免的晋、楚争霸的战争,却一直没有个全局的考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针 。楚国的军队进入北方中原地区以后,章法就很乱,他们一会儿攻齐,会儿围宋一会儿救卫,力量用得很分散,哪方面也没打出个好的结果 。
后来在战局急转直下,晋、楚双方军队进入直接对峙和楚国的同盟国不断退出自己战线的严重时刻,在战略方针上究竟是战还是和,统帅部内部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楚成王主张撤退,子玉主张决战 。军事统帅不听国王的,国王不支持军事统帅 。
分歧的结果是各行其是 。楚成王率领东广(左军)等部队撤退,子玉率领西广(右军)等部队冒进 。一支强大的军队一分为二,这就下子使自己的军队在军事态势上由绝对的优势变成了与晋军军力相差不多的持平状态 。
晋军战役方针正确,指挥得当 以晋、楚争霸战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城濮之战来说,晋军统帅部在进入战争之先,就对整个战役的方针作了通盘的考虑 。晋军统帅部明确地认识到这次战役是决定晋、楚争霸命运的大事,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因此他们对之采取了谨慎但又是积极的态度 。
推荐阅读
- 20度穿啥衣服呢
-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的特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的特点
- 春秋如何搭配裙子好看
- 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谁大
- 滥鱼充数的故事 滥鱼充数的故事是什么
- 灞桥纸什么时期的纸 灞桥纸有什么特点
- 扶老携幼的故事 扶老携幼的典故
- 清明节由来和风俗
-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的人是谁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人是谁
- 乘风破浪的故事 乘风破浪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