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块硬盘写入数据之前,首先需要将其分区和格式化,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3个
步骤:
1. 物理格式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级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LLF);
2. 分区;
3. 逻辑格式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级格式化(High-Level Formatting,HLF)
低级格式化的时候,硬盘被分成若干个磁道,这些磁道又被分成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填充了随机数据 。几乎所有的硬盘在出厂前都已经被低级格式化过,所以,用户只要对硬盘进行下面两个步骤(分区和逻辑格式化)就可以了 。分区的动作将硬盘分成几个部分,成为分区或者是分片(注意:前面的“分区是动词,后面的是名词) 。每个分区/分片由若干个柱面组成 。绝大多数情况下,Solaris中的一个分区一一对应一个文件系统 。一个分区不能包含多个文件系统;同样,一个文件系统也不能跨越多个分区 。Solaris中,对硬盘进行分区,就是使用我们开始的时候使用过的format命令 。
当Solaris进行高级格式化的时候,将每个分区分成许多柱面组,每个柱面组包括了几个连续的柱面 。文件系统在这些柱面组中建立文件和目录,并尽量将同一个文件的数据保存在同一个柱面组中 。这样的机制能够保证磁头读取数据的时候移动最少,从而加快数据的读取速度 。Solaris中使用newfs命令来实现高级格式化,默认的文件系统是Unix文件系统(UFS:Unix File System),它使用下列类型的块:
1. 引导块:存储系统启动时所需的信息
2. 超级块:存储文件系统信息
3. 索引节点(i节点):存储文件系统中的单个文件信息
4. 存储块/数据块:存储文件数据
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种类型的块 。
引导块:
引导块存储系统启动时所需的信息 。引导块总是位于硬盘的第一个柱面组,占用分区的前8KB 。
超级块:
超级块存储文件系统信息,它包含了下列信息:
1. 文件系统中总块数(文件系统大小)
2. 文件系统中数据块的数目
3. 索引节点的数目
4. 柱面组的数目
5. 块的大小
6. 磁盘碎片的大小
7. 空闲块的个数
8. 空闲的索引节点的个数
超级块对文件系统极其重要,所以Solairs系统采用多个备份来确保它的安全 。偶尔,当没有正常关闭系统或硬盘出现故障的时候,会造成默认超级块不能正确读取或者是和其备份的超级块不一致 。这时,就需要进行修复工作 。通常在重新启动系统的时候,系统会调用fsck命令来自动完成 。当fsck发现默认的超级块已经损坏而且无法自动修复的时候,会提示用户手动进行修复 。
手动进行修复的时候,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以单用户的身份进入系统,例如在PROM的模式下(即ok状态下)用命令boot -s可进入单用户模式,或者在系统中sync;sync;sync;init 0也可进入单用户模式(至于什么是单用户模式,以后会详细介绍)
2. 如果损坏的文件已经安装到文件树中,可以进入另一个目录,然后将损坏的文件系统卸载,例如:
#cd /
#umount /var
3. 使用newfs -N命令显示超级块的值,此命令会列出备用的超级块在文件系统中的
位置:
# newfs -N /dev/dsk/c0t0d0s1
/dev/rdsk/c0t0d0s1: 961248 sectors in 204 cylinders of 19 tracks, 248 sectors
469.4MB in 13 cyl groups (16 c/g, 36.81MB/g, 17664 i/g)
super-block backups (for fsck -F ufs -o b=#) at:
32, 75680, 151328, 226976, 302624, 378272, 453920, 529568, 605216, 680864, 756512, 832160, 907808,
4. 从newfs -N命令列出的备用超级块中选择一个作为fsck命令的一个选项进行修复:
推荐阅读
- 如何在Solaris下实现Raid1
- solaris9 网络安装记录
- 在Sun E450服务器上安装Solaris 10
- Sun Solaris对Perl升级
- Solaris 10下的网络IP配置
- 用Solaris架设FTP虚拟服务器
- 使用SMC管理Solaris 10服务器日志
- 1 Solaris10下载、安装和配置
- Solaris的启动和初始化过程
- Solaris 10密码忘记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