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病兔如何处理

【发现病兔如何处理】及时发现尽快处理

每天应对每只兔检查1次~2次 , 发现疾病随即处理 , 耽误时间就会丧失治疗的机会 。因此 , 发病兔治疗得越早越好 。

粗略判断尽快用药

除了能作出明确判断外 , 如疥螨、脱毛癣、乳房炎等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对于腹泻、发热、食欲差等病因不确定的病兔 , 应首先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 。对于腹泻病 , 可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 , 特别是幼兔拉稀发病较多 , 一般及早给予抗菌药配合其他药物能有较好的治愈率 , 而对于魏氏梭菌下痢及其他非细菌性下痢另当别论 。若病兔不下痢 , 仅见食欲不振或废食 , 应主要考虑肺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 肌肉注射抗菌药物 , 效果较显著 , 一般一天用药2次 , 连续用药3天~5天 。对于传染较强的病 , 如疥螨、脱毛癣等 , 若不是新引兔 , 在原兔群中发现个别病例症状明显 , 表明全群已被感染 , 应全群用药 , 控制流行 , 可减少发病率 。

发病死兔应作病理剖检

兔在死后应立即作剖检 。检查病变主要在胸腔还是在腹腔 。肺、肝、肾、肠道等主要部位有哪些病理变化 , 据此作出初步判断 。这样做便于积累知识和经验 , 对于长期从事养兔业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如遇兔群死亡率突然增高 , 作病理剖检能及时作出诊断 , 对指导疾病的防治更为重要 。

及时淘汰病残兔

一些失去治疗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兔应及时淘汰 。如严重的鼻炎兔、反复下痢的兔、僵兔、畸形兔以及失去繁殖能力的兔 。一些病兔虽然能存活 , 但病不能治愈 , 应尽早淘汰 , 以避免大量散布病原菌 。有的虽可治愈但抵抗力下降 , 易再染疾病 。

正确处理病死兔

所有病死兔剖检后 , 应远离兔舍深埋或烧毁 , 减少病原散播 。千万不能乱仍 , 或给猫狗吃等 。

若兔群发病死亡率突然升高 , 又查不出病因 , 更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 , 应送新鲜病死兔到有条件的兽医部门进行诊断 , 以免耽误时机 , 造成更大损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