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养鱼的寄生虫病防治

又到水绿鱼肥时节 。这是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治疗鱼病,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相应提高 。
一、寄生虫类型
1.中华鱼蚤病 。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黏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 。中华鱼蚤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 。大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 。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 。中华鱼蚤分布广,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均可见其踪迹,流行时间长,4月~10月为流行季节,6月~9月为流行高峰 。
2.指环虫病 。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呼吸困难,鳃部显著浮肿,肉眼不易看到虫体,在显微镜下取新鲜鳃丝可见活虫勾在鳃丝上做蚂蟥式运动 。虫体破坏鱼的鳃组织,致鱼死亡 。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现 。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多危害鲢鳙鱼和草鱼种 。
3.锚头鱼蚤病 。该虫可寄生于鱼的全身,虫体前半部钻入寄主组织内,后半部露在外面,严重感染时,鱼体好似披着蓑衣,故有“蓑衣病”之称 。花白鲢感染此病时,引起皮肤组织红肿发炎,形成石榴样的红珏 。草鱼、鲤鱼等感染此病时,常有鳞片被“蛀”成缺口 。病鱼呈不安状态,食欲减退 。全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
二、预防方法
1.环境 。冬捕后或春季雨季到来之前用生石灰消毒,用量25克~40克/立方来,这时用药少,可节约投资 。
2.后用常规杀虫药杀虫一次,90%晶体敌百虫0.7克/立方米或新型杀虫剂,用量按说明 。
3.前药浴消毒:用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浸洗15分钟~20分钟或晶体敌百虫500克/立方米浸洗15分钟 。
4.放养 。密度过大或搭配不合理都会使鱼的活动空间相对减少,鱼类过多分泌肾上腺激素,体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和传播的机会 。
5.管理,谨慎操作,避免过多的应激反应,提高鱼自身的抵抗能力 。
三、治疗方法
1.0%晶体敌百虫0.7克/立方米全库遍洒 。2.00克敌百虫拌入30公斤的麸皮或配合饲料中,连喂4天 。
四、注意事项
1.增强防病意识 。大水面养殖投资大,一旦发病损失也大,因此应立足于预防 。预防是一种积极的治疗 。鱼类发病到出现死亡时往往大部分鱼已染病,治疗只能挽回病情较轻者 。
2.搞好病因分析 。①鱼种末检疫,外来鱼种带来病原 。②放养密过大或搭配不合理 。③水源污染,如底泥未清淤或畜禽粪便未发酵消毒直接入水中 。
3.为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杀虫后应立即消毒杀菌,用生石灰水35克/立方米泼洒或其他消毒药物,也可以直接用菌虫双杀药物 。
4.用药时,应考虑水域鱼病史和用药史,如上年已用过某种杀虫剂,今年最好换药 。
5.准确丈量,科学用药 。为保证疗效,考虑到药物的散失和环境因子的影响,理论用药量最好再扩大20% 。
【大水面养鱼的寄生虫病防治】6.对较大水体用药困难时,可采用下法诱食集中投喂药饵 。用炒香的麸皮、米糠添加桂皮等香料拌食投喂,吸引鱼至几个固定食区,这样便于局部消毒或投喂药饵 。此法喂药饵适用于预防和病情轻微时的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