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服法给药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因鸡在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采食量减少,严重时停止采食和饮水,采用饮水投药和拌料投药法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 。笔者经过几年临床治疗实践,根据其发病特点,采用灌服法给药,对发病鸡群病情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能减少饮水、拌料等方法加倍量投药的治疗成本 。
流行特点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可感染各日龄鸡,以雏鸡发病最多 。潜伏期为1~2天,病程为6~18天,该病一旦并发或继发支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会使病情加重 。
临床症状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多,其侵害不同的内脏器官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常见病变型有以下五种:
呼吸道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雏鸡主要表现为流鼻液、流泪、打喷嚏、张口伸颈呼吸,安静时可以听到鸡的呼吸喘鸣声;鸡畏寒挤堆,精神沉郁,翅膀下垂,羽毛松散无光,部分鸡拉黄色稀粪 。剖检可见鸡两侧支气管内有黏液,严重的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堵塞整个支气管,气囊浑浊变厚 。
肾脏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类型主要集中在3~6周龄的雏鸡,成年鸡少发病,病初2~3天有怕冷、嗜睡、减食、饮水量增加症状,随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出现假象性好转,随后进入急性肾病阶段,出现死亡,鸡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剖检主要表现:肾肿大、苍白,输尿管变粗,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肌体脱水消瘦,皮肤与肌肉易分离 。有的泄殖腔内有一包白石灰样稀便 。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3~12周龄的鸡,20~50日龄为发病高峰,病鸡表现生长慢、精神不振、食量水量减少、拉稀、咳嗽、流泪等症状 。发病率为30%~50%,死亡率在30%左右 。发病后病鸡高度沉郁,嗜睡,羽毛逆立,消瘦,严重的衰竭死亡,剖检可见腺胃显著肿大,乳头水肿、出血,腺胃壁增厚,腺胃溃疡和小肠黏膜发生炎症坏死,肌胃缩小,十二指肠肿胀,肠道有黄色液体,呈卡他性炎症症状 。
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4/91传染性支气管炎):只发生于产蛋鸡群,多在产蛋高峰前暴发,传播迅速且无明显的季节性,用常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对本病预防无效 。鸡发病初期以打呼噜为主要呼吸道症状,可持续5~8天,采食量下降5%~20%;拉稀,经2~5天可恢复正常,发病鸡产软壳蛋、沙壳蛋、小蛋、薄壳蛋,蛋清稀薄如水 。新开产的鸡发病后产蛋上升缓慢,康复后达不到应有的产蛋水平;鸡在产蛋高峰期发病时,前1~2天产蛋量稍减,经2~3天可下降20%~60%,15天后逐渐恢复;产蛋后期(42周龄后)发病的鸡产蛋率迅速下降,康复后产蛋率极难回升 。发病鸡群中有部分鸡输卵管损害严重,只采食,不产蛋,应予以淘汰 。
肠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危害肉鸡,病鸡有腹泻、呼吸道症状,深部肌肉呈胶冻样水肿 。
诊断 临床上应与温和性流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相区分,确诊需做实验室检查 。
温和性流感也伴有呼吸道症状,支气管有黏液、干酪样物,但常有肺炎、肠炎并发,死亡率高 。
新城疫发病比传染性支气管炎更严重,可出现神经症状,产蛋下降特别严重,死亡率更高 。
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在鸡群中扩散慢,发病鸡能咳出血痰 。
传染性鼻炎主要症状是流鼻涕,多有面部肿胀症状,剖检可见鼻腔鼻窦发炎 。
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表现为发病率高,呈尖峰式死亡曲线,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给其肌注高免卵黄后症状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