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

猪蛔虫病是猪蛔虫寄生猪小肠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仔猪,是猪常见的寄生虫病 。本病流行和分布极为广泛,呈世界性分布 。
一、病原体 。猪蛔虫病的病原为线形动物门、蛔目、蛔科、蛔属的猪蛔虫 。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在猪的寄生线虫中个体最大 。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固定后侧为苍白色 。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稍细的圆柱形 。雄虫长15-25厘米,直径约3毫米,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钓鱼钩 。雄虫长20-40厘米,直径约5毫米,较直,尾端稍钝 。未受精和受精卵有所不同,受精卵为短椭圆形,黄褐色,大小为50-75微米×40-60微米,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灰色,大小为90微米×40微米 。虫卵对化学药品抵抗力很强,对高温较敏感,45-50℃30分钟死亡 。
二、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仔猪,几乎均有感染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 。主要原因是,第一,该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 。第二,繁殖力强,产卵多 。每条雌虫每日可产10-20万个虫卵,产卵盛期每日可产卵100-200万个 。第三,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 。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包括生的青绿饲料)和饮水或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仔猪吸奶时受到感染 。
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发病更加严重 。由于病猪死亡率低,畜主往往忽视驱虫,这也是造成本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 。
三、临床症状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随着猪只的年龄大小,猪体质的好坏、感染的数量以及蛔虫的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以3-6个月大的猪比较严重 。
感染早期,即幼虫移行期间,肺炎症状明显,表现轻微的咳嗽,呼吸加快,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左右 。较为严重的病例,表现精神沉郁、呼吸短促和心跳加快、缺乏食欲,或者食欲时好时坏,有异嗜癖 。多喜躺卧,不愿走动,可能经1-2周好转或逐渐虚弱,导致死亡 。病猪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逆立,有的生长发育受阻,变为僵猪 。严重病例,呼吸困难,急促不规律,常伴发沉重而粗厉的咳嗽,如果此时病猪并发流感、猪瘟、猪气喘病疾病时,往往由于蛔虫的幼虫在肺脏的协同作用,而使猪只的病情加剧,导致死亡 。此外,病猪表现为渴欲增加、呕吐、流涎、拉稀等症状 。此时多喜卧,不愿走动 。
如果成虫大量寄生时,常扭转成团导致肠道堵塞,此时病猪表现为剧烈的腹痛,食欲废绝,严重的造成肠壁破裂,若没有及时发现可导致死亡,有时蛔虫进入胆总管,引起胆道蛔虫病,或者进入胰管,堵塞胰管,由此引发胰管和胰脏的疾病 。以上情况经常出现,猪初拉稀,体温升高,不吃,以后体温下降,卧地不起,腹部剧烈疼痛,四肢乱蹬,多经4-8天死亡 。
四、病理变化 。猪蛔虫病发病初期,小肠黏膜出血,轻度水肿,浆液性渗出,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肝脏出现出血点,肝组织混浊肿胀,脂肪变性,有时出现肝脏局灶性坏死,有时在肝组织中,发现暗红色的幼虫移行后的虫道 。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造成肺组织小点出血,肺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和暗红色斑点,肺组织致密,导致水肿,肺泡内充满水肿液,肺病变组织沉于水,此时,在肺组织中常可发现大量虫体 。后期,肝表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纹,小肠中可发现数量不等的虫体 。寄生数量少时,肠道无明显的变化 。寄生数量多时,可见有卡他性肠炎,肠黏膜散在出血点或者出血斑,甚至可见溃疡病灶 。肠破裂的可见腹膜炎,肠和肠系膜以及腹膜粘连 。偶尔可见虫体钻入胆道 。虫体钻入胰管,则造成胰管的炎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