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手机路——兼记我的第一部手机GH388

【漫漫手机路——兼记我的第一部手机GH388】常去色影无忌网站 。数年前曾看到一篇介绍摄影爱好者心历路程的文章《漫漫摄影发烧路》,深有体会 。前几天买了一个N-GAGE QD,总想写点什么,就借用那篇文章的名字,改一下拿来使用 。
最早的我并不是一个手机发烧友 。我一直把手机当作一种工具来看待,就象电工手中的钳子改锥试电笔,环卫工人手中的扫把一样 。我只对工具提供的便利和产生的效果感兴趣,而对工具本身不大在意 。也是,诸位有谁见过电工会把自己的试电笔上系个蝴蝶结或者贴上个大头贴?工具好用就行,我不在乎它是个什么样子 。改锥的主要工作就是拧螺丝,兼职还可以防身 。它的木头柄是为了让人们拿得更舒服,工作得更便利 。但没人拿它来当筷子吃饭吧 。财迷者另说 。好了,扯远了 。我对手机的认识就是从使用开始的 。
我接触手机稍早一点 。大约在1993年我妈就有了一个MOTO的大哥大 。当时价值近两万,自家肯定买不起,是单位给配的,因为当时我家还没安固定电话 。93年的北京好象还没有数字网,中国电信的全是模拟手机,型号记不清了 。不过这个MOTO已经不是了最初的板儿砖外形 。较小,通体黑色,右上角有一个可以拔出的细天线,下部是一个小翻盖,可以盖住键盘区 。外壳用很厚实的工程塑料做的,非常厚,有点象现在MOTO那种专业的对讲机外壳一样 。它的显示屏是发着明亮红光的单行LCD显示器,8字型结构 。软橡胶键盘,带灯 。当时配了一薄一厚两块镍铬电池,厚电理论上可以待机两天,但加上记忆效应实际上基本是一天一充 。记得我妈当时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换电池、充电 。虽然已经不是板儿砖了,但这个手机还是很大很沉,分量有2/3来自背部的电池,我妈从来都是把它放在包里,没有直接揣在兜里过 。就是这样一个,这样一个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丑陋原始的大哥大,当初却为我家提供了非常的便利 。94年正是我上中学学习紧张的时候,经常用它给同学打电话对题 。我的英文不好,有一次讲一个试卷竟打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耳朵发烫才不得不挂掉电话 。
这个手机在我们家上岗的时间比较长,我妈一直把它使到了1998年 。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在97年我爸给我的 。当早年北京市开始覆盖数字信号的时候我并不感兴趣 。因为在一开始我用过两次GSM的手机,可能是当时网络信号不好或者是手机还不太成熟,我总觉得听不清对方的声音 。在听筒里,模拟手机和固定电话音质没什么区别,但数字机音质却明显下降,听着有点象rm格式高压缩率时的效果,使我分不清对方到底是谁 。在我爸退休之前,他决定不要移动电话了 。一辈子的军旅生涯,他很想清静一下 。那部手机就是他给我的爱立信GH388 。可能现在很多人已经没听说过这个型号了,或只听说过爱立信的GH398 。GH388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GSM数字手机,是GH398的英文版 。它有欧洲的经典直板风格,一个很短很粗的固定天线,厚实的塑料外壳 。英文LCD黑白显示器,两排7x5的字符显示,黄绿色背景灯,看起来很清晰 。按键是透明的硬塑料水晶材质,有点象现在日式手机的风格 。值得说明的是GH388机身侧面有一圈煅铁的龙骨,比机身略大一点,可以很好的保护机身不被冲撞,非常结实 。这是早期移动电话的共性 。我有数次把它掉在水泥地上的经历,其中一次是从近两米高的台阶上掉下,除了在铁壳上磕出几个小坑以外机器完好无损 。我爸刚给我时,机器配一个国产锂电池,我自己又为它配过一个薄型镍氢电池,700mA/h容量,基本上都是一天一充,早期的手机都比较费电,这是它们的另一个共性 。GH388陪我走完了大学时代 。那些天南地北的同学朋友就是靠它才会相距咫尺 。在01年冬天北京的世纪大堵车中,我从西四环回家,平常两个小时的路程竟然走了九个半小时!多亏了身上的GH388,使我一直在跟家人相互联系,送去平安的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