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鳅发病的主要原因
【养殖户应该怎样有效防治泥鳅病害】1.泥鳅身体受伤: 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给病原体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
2.投喂、管理不善: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也易得病 。如投饵方法不合理;水质变坏或有毒、有害的水进入养殖水体;酷暑季节,没注意防暑,使泥鳅食欲减弱,体质消瘦,抗病能力降低;换水时,水温差过大等 。
二、泥鳅疾病的预防
为了使养殖的泥鳅少发病或不发病,就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分析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预防,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方面预防 。
1.注重养殖环境营造
(1)清塘消毒: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塘杂草,挖去塘底过多的淤泥,池底淤泥不超过30厘米,冻晒数日;堵漏洞,加固塘埂,并夯实;泥鳅放养前15-20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次日将底泥石灰水耙匀,曝晒;1周后进水,再用10-15克/立方米漂白粉对水体消毒 。
(2)栽种水生植物:用池面1/2面积种植慈菇或养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作为泥鳅遮荫、潜伏、栖息、防暑之用 。同时水生植物根部会有生长一些底栖生物,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
2.注重泥鳅苗种放养
(1)把好苗种质量关: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富有粘液、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注意剔除体表或口腔内有伤的鳅种 。同池放养的鱼种规格尽量一致 。拉网、运输和分塘时,小心操作,减少鱼体受伤 。
(2)苗种放养前要消毒:苗种放养前要用20-30毫克/升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病原体 。浸浴时间长短要灵活掌握 。
(3)苗种放养密度要合理:一般放养体长3-4厘米的夏花100-150尾/平方米,体长在5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50-80尾/平方米,塘口等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
3.注重养殖过程中的预防
(1)饵料投饵要科学合理:饲料的营养成分要全面,饵料投喂实行"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泥鳅非常贪食,遇到适口的动物性饵料就会拼命地吃,造成肠道堵塞,消化不良,"胀气"而亡 。对腐臭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否则泥鳅易患肠炎等疾病 。
(2)水质调节:酷暑季节每半个月换水一次,其它季节一般每月换水一次 。换水时间和换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灵活掌握 。
(3)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对水体消毒和拌饵投喂 。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
三、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1.肠炎病:症状:病鱼厌食、离群、腹部有红斑,鱼体发黑,肛门红肿,初期排出白色线状粘液,解剖后肠道发炎充血 。防治方法:①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②每100千克饲料添加肠炎灵0 。5-1千克,连续投喂5-7天 。
2.水霉病: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季、早春最为流行 。发病初期,泥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泥鳅急躁不安,随着病情的加重,泥鳅逐渐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用4%的食盐水加4%的小苏打溶液浸洗病鳅5-1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
3.寄生虫病: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它们寄生在苗种鳃上或受伤部位 。被寄生虫侵袭的泥鳅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严重时会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时可用0 。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制成的合剂或0 。5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
4.气泡病:因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不足、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或溶解氧过于饱和引起 。患病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 。防治方法:发病时,首先加注新水,同时用浓度为1‰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
推荐阅读
- 债权人撤销权公益性质是怎样的
- 趣头条怎样解绑手机号
- 寒冬漫漫怎样应对畜禽冷应激
- 提出辞职单位不批应该怎么办
- 家常饼怎样烙才松软有层
- 怎样提神醒脑不打瞌睡
- 洗衣机放浴室怎样防水
- 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有怎样的区别
- 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的应该怎么办
- 空气炸锅怎样炸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