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兔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幼兔,特别是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较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寒冷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
一、临床症状
仔幼兔发病初期首先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或废绝,打堆成团,有的出现排软粪等症状;中期一般表现为腹泻、拉稀,污染肛门、尾部,患兔被毛粗乱,严重的呈水样腹泻,粪便污染肛门及尾部,有的病兔拉出胶冻状物质包裹粪球,患兔耳根和四肢末梢冰凉,体温下降,病程2-5天 。青年兔与成年兔发病一般表现为拉软粪或拉稀,有的老年兔常出现便秘症状,粪球细小 。根据断奶前后仔幼兔多发,以拉黄白色水样粪便或粪便外有一层胶冻样黏液,小肠胀气,肠壁变薄,内有黏液和胶冻样液体等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 。
二、防治措施
1.预防
加强断奶前后兔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品质,饲料营养平衡合理,做好饲喂策略 。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 。如果天气发生变化、长途运输等需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电解多维、微生态制剂、抗菌肽) 。研究表明,在日粮中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率 。
2.治疗
腹泻兔可采用庆大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4毫克的比例,1天肌注2次;蒽诺沙星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2.5-5毫克的比例,1天肌注2次;氧氟沙星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5毫克的比例,1天肌注2次;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的比例,首次剂量加倍,以后剂量减半,1天肌注2次;磺胺嘧啶片,口服,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的比例,首次剂量加倍,1天2次 。若发病群体较多可在日粮或饮水中加多西环素预混剂,每吨饲料200克(按有效药物剂量计算);也可用硫酸新霉素饮水 。
【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