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 。本病在生长发育鸭群和产蛋鸭群均可发生,可造成鸭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而且还会诱发其他各种疾病,甚至会因消瘦、衰弱而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流行情况 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具有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降蛋快、死亡率低的特点 。慢性病鸭和康复后的带菌鸭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各种年龄鸭均可感染,但4周龄以上的鸭易感性增强 。育成鸭、产蛋鸭最易感,本病多发生在成年鸭,对产蛋期的鸭带来的损害最大,育成期得病治愈后,对后期产蛋影响不大 。
发病原因 鸭舍通风不好,氨气浓度过高,鸭舍密度过大,营养水平不良以及气候的突然变化等均可增加本病的严重程度 。与其他禽病如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混合感染可加重病程,增加死亡率,不同日龄的鸭群混养也常导致本病的暴发 。
临床症状 鸭群感染后1~5天内开始出现症状,仅见鼻孔中有稀薄的水样鼻液,打喷嚏 。病情进一步发展,鼻腔内流出来浆液性或粘液状分泌物,逐渐变浓稠,并有臭味,打喷嚏,呼吸困难,病鸭常摇头,并不时用爪搔鼻喙部,粘液干燥后鼻孔周围凝结成淡黄色的结痂 。病鸭面部发炎,一侧或两侧眼周围组织肿胀,严重的造成失明 。病鸭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体重逐渐下降,母鸭产蛋量下降,公鸭肉髯肿大 。少数严重的病例,发生副嗜血杆菌性脑膜炎,表现急性神经症状而死亡 。
预防方法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康复的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引种时要注意种鸭场有无传染性鼻炎病史,不购买康复种鸭的后代和疫区内的育成鸭,提倡全进全出;对患过鼻炎的鸭场,建议对禽舍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将鸭舍空闲1~2周,然后再饲养鸭群;发现病鸭要严格隔离治疗,并对鸭舍、地面、用具用0.3%过氧乙酸消毒 。
治疗措施 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比例拌入饲料中喂服,连用3~4天;链霉素,每只鸭肌肉注射100~200毫克,每天1次,连用3天;土霉素,按0.2%比例混入饲料内,连喂3~4天 。在治疗的同时,结合外科疗法效果更好,如病鸭只表现鼻炎和眼炎时,可用2%的硼酸水冲洗;如窦腔内蓄积有豆腐渣样凝固物时,应以手术刀片切开,用镊子夹出全部凝固物,用硼酸水冲洗后,滴入青霉素眼药水 。
【寒冬养鸭谨防传染性鼻炎】
推荐阅读
- 冬春谨防蛋鸭软腿病
- 秋季谨防牛肝片吸虫病
- 秋季养猪谨防五种病
- 初秋时节谨防禽霍乱
- 秋季谨防这些羊疾病
- 散养柴鸡谨防球虫病
- 高温季节母猪受胎率低需谨防哪些因素
- 谨防獭兔鼻炎病
- 水花鱼苗下塘谨防气泡病
- 谨防猪胸膜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