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绦虫病的治疗

一、临床症状 。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 , 症状严重的程度取决于鹅只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 。种鹅感染后 , 排出淡黄色稀便 , 并有臭味 , 时有血便 , 混有黏液 , 夹带有水草碎片 , 食欲减少 , 而渴欲增加 , 生长发育不良 , 并有神经症状 , 如步态不稳 , 运动时尾部着地、歪颈、仰头、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 , 多次反复发作 , 突然倒地 , 头往后仰 , 滚转几次后死亡 。

二、剖检变化 。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 , 造成肠阻塞、肠扭转 , 严重的引起肠破裂 。肠壁由于绦虫头节的吸附 , 致使黏膜发生受损 , 水肿出血 , 散布灰黄色结节 , 肠内容物稀臭 , 含有大量虫卵 。雏鹅死亡表现为消瘦、泄殖腔周围粘有稀便、肝脏稍肿、肠黏膜出血、肠内有绦虫 , 一般10几条 , 最多的可达30多条 , 长3-4厘米 。幼鹅死亡后血液稀薄 , 出现卡他性肠炎 , 小肠黏膜增厚、充血、出血 , 并散布米粒大小结节状溃疡 , 肠腔内积存数条白色扁平分节状虫体 , 有的肠段变硬、变粗 。

三、防治措施

1、预防:在绦虫经常流行的地区 , 要把大小鹅分开饲养 , 避免使用同一场地 。带病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源 , 通过粪便可大量排出虫卵 , 每年春、秋、冬三季 , 及时给成鹅进行彻底驱虫 , 虫体成熟为20天 , 故幼鹅应在18日龄全群驱虫1次 。有条件的应杀灭剑水蚤 , 以消灭中间宿主 。在已被污染的池塘将水排干 , 重新灌入新水或施用农药、化肥均可杀灭剑水蚤 。

2、治疗:

⑴硫双二氯酚 , 剂量为150-200毫克/公斤体重或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匀喂给 。鹅的品种不同 , 饲养条件不同 , 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 , 所以当大群驱虫时 , 必须先做小群试验 , 药量取低限 , 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开展;对瘦弱鹅 , 药量酌减 , 投药后观察排虫情况 , 粪便要集中堆集 , 防止扩散 。

⑵氯硝柳胺60-10毫克/公斤体重均匀的拌入饲料中喂给 。

⑶吡喹酮按10-15毫克/公斤体重混在饲料中喂给 。

⑷石榴皮、槟榔合剂是较古老的驱虫方法 , 但效果很好 , 较经济 。配法为:取石榴皮、槟榔各100克加水至1000毫升 , 煮沸1小时 , 加水调至800毫升去渣即成 。剂量为:20日龄雏鹅1.5毫升 , 30日龄幼鹅2毫升 , 30日龄以上用2.5-5毫升混入饲料中喂给或用采血器投服 , 2天用完 。服药后10-15分钟 , 即开始排虫体 , 持续排虫2-3小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