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户摆脱疫病困扰的建议

目前我国养猪业在优良品种应用、科学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升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表现在母猪的产子成活率较低,整体上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育肥猪数量比较少(13头左右),尤其是中小型养猪场户,在养猪理念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差距较大,使新技术、先进设施设备的应用上受到限制,用传统的观念和落后的饲养管理模式,饲养着现代瘦肉型猪,导致猪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易受疫病的冲击,在季节交替、疫病流行期,有的甚至全群覆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面对现状,具体分析原因主要是:猪舍的环境控制能力较差,饲料质量和饲喂技术存在问题,主要疫病的防疫没做好 。特别是由于当前猪病的流行性和复杂性,养殖者不得不加大疫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的强度 。比如:猪瘟、伪狂犬、蓝耳、TP二联、喘气病、链球菌等,有的苗还要多次免疫,免疫的强度加大,对猪的应激也进一步加大,产生抗体所需的营养增加,处于营养水平差、管理水平低的亚健康猪群发病也就在所难免了 。
 如何保证猪群不受疾病威胁,减少免疫的种类和免疫的强度应是一项必要措施 。疫苗接种种类要少,质量可信程度要高,免疫必须到位,免疫时机必须科学 。重点做好猪瘟、伪狂犬、口蹄疫几种基础免疫 。在饲养上的进一步合理分工,以及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将有利于饲养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疾病的防控,将疾病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
 目前,现有的养殖场户,大多是后备猪、种公母猪、子猪、肥猪养在一个场内,养殖场内往往是多日龄,有的甚至是几个品种同时存在 。这种饲养方式势必造成一些疾病在猪群中的持续存在,仅仅依靠加强免疫是不可能很好地控制疾病,更谈不到对疾病的“净化” 。在这种方式下进行的疾病防治将会使病原体在免疫压力的选择下变得更具有致病力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当一种疾病进入到猪群时,发病和有临床表现的往往是处于繁殖期的母猪 。因为此时的母猪群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较低 。这时小日龄和大日龄的猪群往往没有什么临床表现 。但是随着发病母猪群病情减轻,其他猪群也会相继发病,而且发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损害性可能还要比先发病的母猪群严重 。
 如果能够进行适当的养殖分工,将繁殖群、保育群和育成育肥群分开饲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从固定的一个场,引进单一品种、同一日龄的猪,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将会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免疫疫苗的种类和免疫的强度,商品猪最多接种一次猪瘟疫苗就可以了 。
 中小型养猪场户从事的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高风险主要是指疫病带来的风险,因此依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养猪场户的饲养量不适宜发展得很大,也不适宜发展小区域多批次高密度的养殖,应当发展适度规模的单批次饲养 。
 目前,国内大规模、小群体、区域化、批次密集的养猪方式尤为多见,甚至在一些养殖大县更是随处可见 。在高密度的养殖小区,数不清的猪舍,不同生理阶段、不同日龄的猪饲养在同一个区域内,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这种养殖区域很少有能够长期存在的 。这也给养殖者和当地的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 。
 我们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在县或乡镇范围内,采取以经济实力强的生猪饲养、饲料、屠宰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形式或选择有条件的养猪场户,发展适度规模的商品猪繁殖场,专门为中小型猪场提供商品猪苗 。这些饲养商品猪者,饲养管理模式和疫病防治技术简单,全部实行以户或场为单位的单批次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根据条件可以一批饲养100头~1000头商品猪不等,每年能饲养3批~4批,这样就可以根据供应猪苗的数量实现全进全出 。当遇到不可控的疾病发生或者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时,选择适当延长空舍时间来进行风险躲避 。同时要实现标准化饲养,注重对猪舍基础建设的投入和改进,加强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通风、水处理以及对猪的粪尿处理,因为自动通风控制温度系统、自动供水系统以及自动清粪系统都将会改善猪群的小环境,将会推进标准化养猪和健康、无公害猪肉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