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是什么】《过秦论》后三段原文
及至始皇 , 奋六世之余烈 , 振长策而御宇内 ,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履至尊而制六合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 , 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 俯首系颈 , 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 , 焚百家之言 , 以愚黔首;隳名城 , 杀豪杰;收天下之兵 , 聚之咸阳 , 销锋镝 , 铸以为金人十二 , 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 , 因河为池 , 据亿丈之城 , 临不测之渊 , 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 , 始皇之心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金城千里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文章插图
始皇既没 , 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氓隶之人 , 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 非有仲尼 , 墨翟之贤 , 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 , 而倔起阡陌之中 , 率疲弊之卒 , 将数百之众 ,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 揭竿为旗 , 天下云集响应 , 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雍州之地 , 崤函之固 , 自若也 。陈涉之位 ,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 ,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 ,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 , 行军用兵之道 , 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 , 功业相反 , 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 比权量力 ,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 , 致万乘之势 , 序八州而朝同列 ,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 , 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身死人手 , 为天下笑者 ,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文章插图
译文
等到秦始皇即位的时候 , 他大大地发扬了六代君王遗留的功业 , 挥鞭用武力来征服各国 , 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一一消灭 , 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来统治天下 , 掌握各种刑具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 威风震撼四海 。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 , 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部落首领 , 只得低着头用绳子捆住脖子表示投降 , 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掌握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 , 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匈奴人不再敢南下放马 , 六国的勇士再也不敢拿起弓箭来复仇 。于是 , 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 , 焚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 , 用这种办法来愚化百姓;毁掉著名的城池 , 杀掉了许多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 , 集聚到咸阳 , 销熔兵刀箭头 , 铸成了十二尊铜人 , 用这种办法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此后 , 依仗华山作为城墙 , 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 , 占据高达万丈的华山 , 又面对深不见底的黄河 , 把它作为固守的据点 。又派优秀的将领拿着强劲的弓弩守卫着战略要地 , 派可靠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卒摆着锋利的兵器 , 盘问来往行人 。天下已经平定 , 秦始皇的心意 , 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 , 像是千里长的铜铁铸成的城垣 , 正是子孙称帝称王万代的基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