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体质衰弱 , 产仔后四肢不能站立 , 知觉减退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 又称产后风 。表现为瘫痪前食欲减退或拒食 , 行动迟钝 , 一般粪便干硬 , 喜饮清水 , 有拱地 , 异食现象 。体温、脉博正常 。瘫痪后 , 出现背弓、便秘、呆滞、站立不能持久 , 交换踏步 , 后躯摇摆无力 , 知觉丧失 , 严重时卧地不起 , 触摸尖叫 , 泌乳下降 , 拒绝哺乳 。如不及时治疗 , 母猪体躯消瘦 , 直至死亡 。虽然此病的死亡率极低 , 但却使母猪失去饲养价值 , 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 甚至造成仔猪死亡 , 应引起高度重视 。

(一)主要原因

母猪瘫痪的原因有很多 , 但总的来说就是日粮结构不科学 。瘫痪最主要的是由于母猪体内的钙磷比例失调也就是俗称的缺钙 。之所以会缺钙可能是因为母猪日粮中精料的比例太高 , 相对于粗饲料 , 精料无法调整钙磷比例 。因为精料里一般豆类和谷类的比例大 , 而豆类和谷类中的磷都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 而这类磷不易被母猪吸收 , 无法满足母猪体内对磷的需求 。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后30天 , 这主要是由于母猪产仔前后都会大量消耗骨骼中的钙和磷 , 如果产后营养跟不上 , 钙磷的吸收不够 , 母猪就会发生瘫痪 , 在母猪泌乳高峰期 , 瘫痪的病情会更严重 。

(二)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瘫痪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调整母猪的日粮结构 , 合理的搭配饲料 。尽量的多喂一些青饲料 , 及时补充母猪所需的矿物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母猪生产力以及产后帮助母猪恢复体力 。对于怀孕母猪也可以适当加大含磷较多的饲料 , 这样可以避免产仔时因为钙磷流失严重而瘫痪 。已经发病的母猪要及时的补充钙粉 , 甚至可以用含量5%的氯化钙给母猪注射 , 也可以使用其他家禽的骨头磨碎之后加在饲料中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 , 物理治疗也得用上 , 比如说用高度白酒涂抹在母猪皮肤上帮其按摩 , 促进母猪神经的恢复 。

母猪产后瘫痪并不是母猪产后的必发病 , 只要平常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