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猪注意预防蓝耳病、口蹄疫

【秋季养猪注意预防蓝耳病、口蹄疫】对猪场来说 , 秋季是最关键的季节 。随着天气的转凉 , 我们对猪场的温度控制、疾病预防方向都要适当作出调整 。本文就给大家重点讲解2种秋季最常见的猪病 , 并给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

蓝耳病

症状该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难配种等繁殖障碍 , 对非母猪来说主要是呼吸道症状 。母猪感染后 , 初期症状为体温升高、厌食、呼吸急促、流鼻涕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 , 有一部分猪的耳尖、四肢末端、尾部、乳头发紫 , 最常见就是耳尖发紫 , “蓝耳病”的名称由此而来 。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 , 母猪产后无乳 , 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保育与育肥猪感染后 , 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咳嗽、呼吸困难 , 耳朵紫红 , 皮肤有斑点 。单纯感染蓝耳病的猪往往能自愈 , 但蓝耳病为免疫抑制性疾病 , 常常继发链球菌、气喘病、胸膜肺炎等细菌病 , 造成混感之后死亡很快 。

防治目前很多猪场不再给猪接种蓝耳病疫苗 , 主要原因是蓝耳病毒容易变异 。如果接种疫苗 , 种公猪和母猪要接种灭活苗 , 而育肥猪要接种弱毒苗 。因为母猪在怀孕后期接种活疫苗 , 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 而公猪会通过精液传播病毒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两个月免疫一次 , 间隔1个月再进行二免 。注射疫苗时 , 如果猪群不稳定 , 先在饲料中添加复方磺胺嘧啶 金霉素 阿莫西林 , 连用5天 , 每天消毒一次 , 使猪群稳定后再进行疫苗免疫 。母猪和肥猪对蓝耳病的预防和净化 , 可以定期用替米考星、泰妙菌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在饲料中添加7天 。

发病猪可以用替米考星、林可大观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对症治疗 , 如果有发热可配伍柴胡注射液或氨基比林 。

口蹄疫

症状猪的鼻唇、蹄冠、蹄踵、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 , 严重的会造成蹄壳脱落 , 猪不能站立行走 。仔猪感染口蹄疫后非常危险 , 常常因为心肌炎而死亡 , 剖检后典型症状为“虎斑心” 。

防治一是疫苗的选择 , 二是感染后的治疗 。有部分养猪人经历过打上口蹄疫疫苗依然发病的情况 , 所以干脆就不做口蹄疫疫苗 。其实是因为血清型没有选对 , 目前建议养猪人选择口蹄疫三价苗来预防 , 效果很好 。对于口蹄疫的治疗 , 有一部分养猪人认为 , 猪口蹄疫病 , 不治疗也能自愈 。确实会自愈 , 但要知道口蹄疫给猪身上造成的水疱破溃后 , 会有大量的病菌入侵 , 后期的继发感染是很可怕的 。所以 , 发病后一定要及时治疗 。治疗上很简单 , 主要用解热、镇痛、消炎的药物来对症治疗 , 破溃地方用碘酊涂抹 , 猪舍加强消毒 。(张益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