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的注释①逝:往,离去 。
②斯:代词,这,指河水 。
③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 。
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 。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 。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赏析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 。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 。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 。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 。
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 。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 。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 。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 。
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 。所以李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当你在河流中洗足,只要你把脚抽离水面后再插入水中,脚下的水已经不是以前的水了)”这样看来,逝字作消逝解,应当不错 。
圣人一言,含有多义,读经虽依注解把文字句读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须广泛思维言外之意 。孔门大贤子贡曾经推崇颜子闻一知十,他自己只能闻一知二 。我们普通人,不敢与颜子相比,但也不可以闻一只知一,应当思齐于子贡 。
例如我们读悉这逝者的意义,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权力财富,都如流水,一纵即逝,只好对酒当歌,叹问人生几何,这就是闻一知一之咎 。此处逝者所指的是万有现象,而非本体 。
万象有生来灭去种种情形,本体则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如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 。)”读经如果不是闻一只知其一,便须从迁流的现象追求不迁流的本体,只要追求到一点讯息,便能茅塞顿开,眼前呈现的宇宙人生,别是一番境界,这才体验到读经的乐趣 。
文章的字句义理虽通,仍然未到止境,这只是知道学理而已 。知理之后,必须依理去实行,不行不得真知 。例如已知逝与不逝之理,便须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与人争,但求不逝的本体 。得其本体,亲见不生不灭之境,才算是真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