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上 。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质量 , 实现合理密植 , 有利于后续作业的机械化 。
水稻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上 。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质量 , 实现合理密植 , 有利于后续作业的机械化 。
水稻插秧机
中国传统的插秧工具──秧马和莳扶 , 已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 。宋代苏轼曾作“秧马歌” , 叙说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的情景 。使用莳扶可以代替手工分秧 , 并将秧苗梳入泥中定植 , 直至20世纪50年代 , 某些地区仍在使用 。中国水稻插秧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953年 。1956年在莳扶分秧方式的启发下 , 首次提出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原理 , 从而在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 , 研制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样机 。到1960年 , 各地推荐生产上使用的人力、畜力插秧机已达21种 。1967年 , 第一台自走式机动插秧机“东风-2S”型通过鉴定定型并投入生产 , 每天可插秧15~20亩 。
日本于1898年,发表第一个水稻插秧机专利;意大利于1915年开始研究拔秧苗的水稻插秧机 , 至50年代已有拖拉机配套的商品出售,但都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 , 作业时需用辅助劳力多而未能推广 。日本于60年代研制带土小苗的栽植技术和相应的水稻插秧机 。1966年后 , 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研制成功 , 促进了插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
具有包括前轮和后轮的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动力部及插秧部 , 并且具有把机体的主平台和辅助平台一体成型的机体罩 。并且还具有在车体上以靠近其1顶点处来支撑驾驶座重量负荷的在侧视面上呈凸状三角形的车体底盘 。
行距一般不可调节 , 中国南方常用行距为165毫米或200毫米 。人力插秧机一次可插6行,机动插秧机一次可插10~12行 。中国东北地区常用270~400毫米宽的行距;日本机动插秧机常用300~330毫米宽的行距 。手扶式一次插4行,乘坐式一次插6~8行 。常用株距在100~200毫米范围内 , 人力插秧机由操作手控制 , 机动插秧机通过变换地轮转速进行调节 。栽插深度 , 拔取苗一般为35~70毫米 , 人力插秧机通过限制取秧器下位置来调节和控制插深;机动插秧机通过改变秧爪运动轨迹的高度或改变分插机构与船底的相对高度来调节 。带土秧苗的最小插深等于土块厚度 , 调节范围在20~50毫米之间 。
主要类型
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 。按动力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 。
人力插秧机采用间歇插秧方式 , 插秧动作在机器停歇状态下进行 , 插秧动作结束后 , 手拉机器移动一个株距 , 再次进行插秧动作 。
机动插秧机采用连续插秧方式 , 在机器行进过程中完成分秧、插秧动作 。机动插秧机又分手扶自走式、乘坐自走式和拖拉机悬挂式等类型 。按分秧和插秧机构的运动特征可分为纵分滚动直插式、纵分摆动直插式和横分摆动直插式 。滚动直插和摆动直插是指取秧器定位杆件分别由作圆周运动和作往复运动的机构驱动 , 并在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完成分秧、插秧动作 , 取秧器在插秧段的运动轨迹接近与地面垂直 , 使形成的插孔较小 , 秧苗直立性和稳定性好 。滚动直插只用于机动插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