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多个小年?

01、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

为什么有多个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在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 。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
在北方有句俗语叫做“二十三,糖瓜粘”,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糖瓜”或”关东糖“,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到了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此外,还有贴灶神画像、剪窗花、大扫除、放鞭炮、吃火烧等习俗,热闹非凡 。
而南方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也就是北方的“扫房”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此外,南方人还要吃年糕,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
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
节日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
节日习俗
祭灶王
为什么有多个小年?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日期,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其日期也不尽相同 。有现存文字记载的,在南朝时,部分地区祭灶日是在腊月八日,与腊八节重合,如《荆楚岁时记》里记载道:“其曰,并以豚酒祭灶神” 。到宋代时,祭灶已经与小年合并起来,定在了腊月二十四这天 。如范成大的诗《祭灶祀》:“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贩贩贩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腊月二十四 。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 。但是清朝也的确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的记载 。清嘉庆二十年刊《温江县志》:“十二月二十四日,旧传灶神上天奏事,先于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灯烛、场糖、钱褚致祭 。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迁移到了二十三 。《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纺钏囊顾驮睢?“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