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故事 背水一战的故事简介

背水一战的故事: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 , 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 , 穿出井陉口 , 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 , 与敌人交战 。韩信以前临大敌 , 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 结果大破赵军 。

背水一战的故事 背水一战的故事简介


背水一战的故事
楚汉相争时 , 韩信率军在井陉口与赵军对峙 。驻守在井陉口的是赵军大将陈余 , 他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 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 , 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后勤供给 , 韩信没有后援 , 一定会败走 。但是陈余自以为有兵力上的优势 , 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得知这一情况 , 亲自率领队伍在距井陉口三十余里的地方安营扎赛 。尽管已经是深夜了 , 但他仍然在部署第二天的作战方案 。
他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 , 排成一字阵势引诱赵军;同时又派两千轻骑兵 , 每人拿一面汉军旗帜 , 连夜绕到井陉口山背后 , 待第二天汉军和赵军展开激战 , 乘赵军军营空虚的时候 , 让两千汉军突袭赵营 , 拔掉赵军旗帜 , 换上汉军的旗帜 。赵军探马探知汉军背水扎营 , 后退无路 , 马上察报了赵王 。赵王闻报 , 便嘲笑韩信犯了兵家大忌 , 竟将军队置于死地 。
天亮以后 , 韩信布置完毕 , 开始从井陉口击鼓出击 , 赵王与陈余率领赵军全面出击 , 两军厮杀在一起 。这边战斗正酣 , 那边两千轻骑兵看到赵军留下一座空营 , 就迅速闯入赵营 , 拔掉赵军的旗积 , 全部插上了汉军的旗帜 。战场上 , 韩信见难以速战速决 , 便率领汉军佯装败退 , 一直退到河边的阵地 , 与河边的一万军队会合 。赵军追杀汉军来到河边 , 原想把汉军赶进河里 。
【背水一战的故事 背水一战的故事简介】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 此时的汉军后退无路 , 反而个个以一当十 , 奋勇拼杀 , 把赵军打得大败 。赵军一见汉军势不可当 , 就想撤回赵营 , 却发现营中到处飘扬着汉军的旗帜 。他们以为汉军占了自己的大本营 , 顷刻间 , 赵军军心大乱 , 溃不成军 。混乱之中 , 赵王被擒 , 赵军数员大将被杀 , 李左车也被汉军俘获 。韩信看到军士押着李左车向自己走来 , 快步向前 , 亲自为他松绑 , 把他奉为上宾 。
李左车问韩信:“为什么要背水结阵?”韩信解释说:“只有把汉军置于死地 , 他们才会为求生而拼命 。兵书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 。”
背水一战的故事 背水一战的故事简介


背水一战寓意“背水一战”这个典故 , 蕴含了“陷之死地而后生 , 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哲理思想 , 事先断绝退路 , 就能下决心 , 取得成功 。这个典故也揭示了对阵时轻敌的危害 。赵兵不知有时犯兵家之忌反而可以险中求胜的道理 , 产生轻敌思想 , 终于一败涂地 。
背水一战意思原意指背靠临近河水之地摆阵 , 或布下阵势 。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 , 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多用于军事行动 , 也可用于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
背水一战近义词一决雌雄、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济河焚舟、浴血奋战
背水一战反义词重整旗鼓、望风而逃、临阵退缩
背水一战造句1、预选赛出现的全部希望就在这最后一搏 , 队员们决心背水一战 。
2、这个企业到了今天这地步 , 现在也只好背水一战了 。
3、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 消极等待毫无指望 , 必须背水一战 , 大干一场 。
4、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 , 我军决心背水一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