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死后第一天晚上去了哪里 老人死后去哪( 二 )


经过护理站的护士5次上门护理后,李婆婆的生活质量有了一些提高,但家属们也确实感受到了生命的凋零过程:短短20多天里,李婆婆从可以坐椅子玩手机到坐轮椅到开始卧床,日渐消瘦,最后出现了临终前昏睡,评估分只有18分了 。
罗岚又再次召集家属们开会,告知他们:这个时候应该把一些老人家未了的心愿,包括该见的人,最后地点的选择等都准备好,家属们对此非常感激和配合 。到了最后三天,罗岚联系了一家肿瘤医院的VIP病房,提前做好入院前准备,让李婆婆的家里人能够陪伴她走完人生,并且明确告知家属,到最后没有必要给病人补液,因为在生命末期常常合并肾功能衰竭,水液无法排出,补液会增加患者的呼吸困难,身体会越来越肿 。最后,李婆婆很平静地离开了,家属也在她最后的时间给予了最好的陪伴 。
“生死两相安”
让照顾者得到慰藉
多年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罗岚还发现,相比临终的患者,对于其照顾者的关怀有时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常常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而实际上,在多年照顾病人的过程中,照顾者的身心也是相当疲惫 。”罗岚表示,“安宁疗护的准则是:生命有尊严、照护有质量、生死两相安,在关注临终患者的同时,他们的主要照顾者也需要更多的关怀 。”
在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中心的安宁疗护中心病房里,62岁的患者陈叔正用力喘着气 。罗岚告诉采访人员,陈叔喘气时发出了“死亡咆哮”,这意味着其生命很可能只剩下一周左右的时间 。“随着死亡的临近,病人的口腔肌肉变得松弛,呼吸时积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会发出咯咯的响声,医学上称为‘死亡咆哮\' 。这时候如果用吸引器吸痰常常会失败,并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应将病人的身体翻向一侧,头枕得高一些,使他能继续与家属交谈,或是安安静静地走向死亡 。”罗岚说完一边在陈叔的耳边呼唤着“陈叔,陈叔”,一边轻轻地帮他侧身 。
与此同时,陈叔的老伴罗姨接受了采访人员的电话采访 。陈叔和罗姨十分恩爱,2013年陈叔生病之前,他们一起开档口卖衣服,生活虽然平淡却也非常幸福 。2013年陈叔突然眼睛看不见,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不幸患上了脑部肿瘤,肿瘤压迫了视神经导致失明,随着病情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纷纷袭来,尤其是去年11月陈叔骨折后卧床不起,多器官渐渐衰竭 。谈起即将离去的老伴,罗姨边哭边告诉采访人员,虽有万般不舍,但她也不忍心再看到陈叔在家里被病痛折磨的样子 。“在安宁疗护病房里,有专业的照护,他可以少一些痛苦 。”
前不久接陈叔入院时,罗岚还看见罗姨捧着陈叔的脸亲吻 。然而陈叔的病的确让罗姨九年来耗尽了心力体力,已不能自支 。
罗岚办公室的墙上贴着“照顾者负担量表”,其中包括“没有足够的睡眠、身体相当疲累、健康受到影响、必须一直注意着患者以防出现危险状况、影响社交生活”等内容,让人看了不免感同身受 。而有了安宁疗护病房的支撑,罗姨总算得到了一些身体和情绪上的喘息 。
“临终关怀也包括对患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赋能教育和及时提醒丧葬准备 。哀伤辅导不是始于患者过世之后,而是在患者过世之前就开始,这样有助于患者家属坦然地接受现实,尽快回到生活的正常轨道 。”从罗岚的经验来看,如果临终关怀做得及时和专业,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都能得到非常大的慰藉 。
生命最尽头 家人能做什么
“我希望能够把这种理念推广出去,让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接受到这样的理念,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尽量少一点痛苦 。”罗岚介绍:“老年人晚(末)期疾病的特征为:躯体症状的不断恶化,心理痛苦的不断增加,精神上的负面影响加剧,机体难以忍耐疼痛和其它不适的折磨,存活时间短暂 。其心灵上的摧残难以想象 。” 罗岚表示,有些老人在临终时会很安详,犹如睡觉一般静静地过世,但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