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速千分之一秒,谁在打开虚实共生的新机会?( 三 )


列好了框架,就是找合适的人补进去,让观脉这台机器开始“运行” 。
目前,公司员工60%以上为技术人员,大多曾拥有IBM、百度、爱立信、启明星辰、新华三、国家信息中心等公司与单位工作经验 。
“这样的人数占比,对标到以技术驱动的公司来说不算多 。但这里的每个技术人员都是实打实的研发工程师 。”苗权对观脉技术能力的自豪,源于工程师团队的“货真价实”,还有观脉自成体系的学习氛围 。
每到周一,这群工程师们就会凑到一起,与远在硅谷的网络传输、信息安全专家学者,开一场“午晚餐”研讨会 。一边是北京时间的中午11时,另一边是旧金山时间的晚上7时 。两拨人一头吃着午餐,一头吃着晚餐,边讨论一周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行业发展动态 。
比如最近SUSE发布了容器安全平台NeuVector5.0,从数据中心、云端到边缘全面拓展云原生安全能力 。该平台能否对接到观脉的整合平台上?利与弊各占几成?“饭桌”上,大家纷纷举案例、列数据 。
作为旁听生,CEO于潇洵几乎场场不落,“虽不在技术一线,但参与每周2小时的研讨会时,新的实验结果分享、新技术同步总会令人心潮澎湃 。”
成熟的实时网络公司长什么样?
只要有网络,就有对网速的需求;同样的,只要有赚钱机会,就会有人涌入 。
要知道,2017年的低延时网络赛场,厂商们的玩法还是老一套:要么作为CDN厂商、要么售卖SDN组网产品来布局市场,不仅要走“薄利多销”的价格战路线,而且行业天花板并不高 。这并不是观脉成立的初衷 。
怎么办?观脉迅速找准了自身的定位,将自己视作虚拟运营商,通过建立网络,扩大用户群体;同时,基于用户服务,提升用户粘性 。这种思路让观脉在2017年初就获得了北极光创投的首笔投资 。
虚拟的实时网络与现实的人脉图谱
网络建设没有捷径可走 。想要改变全球网络现状,最“直球”的打法就是跟全球各国的网络运营商打交道 。例如一个中国的IP想要在法兰克福发布,中间就需要沟通走海缆还是路缆、如何计算与分段、谁来运营和维护等一系列问题 。
然而,国外网络运营商大多为民营企业挂牌经营,很难找到持牌方的运营客服人员,即便是想咨询“购买、租用电路询价”这种简单的问题,邮件往来就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另外,由于运营商间网络并不互通,“多卡多待”现象十分常见 。
技术性难题从没让苗权犯难,但这种繁复的跨时区跨地域、低效率沟通,着实每天让团队“揪头发” 。
处于被动状态时,需要寻求“线团”端点来摆脱束缚 。对于企业来说,与技术实力相辅相成的就是审时度势,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
借着此前十几年在通信行业积累的人脉,观脉找到了“贵人” 。
2019年,苗权联系到了爱立信全球CTO,在爱立信和硅谷专家们的指导下,观脉得到了与全球运营商合作的机会,完成了一期建网 。“爱立信在价格、节点选择方面给了巨大的支持,让我们全球化光纤网络的组件更加顺利;同时,硅谷的专家委员会也给了很多通信行业前瞻技术的方向指导,这些专家目前仍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伙伴 。”
经此一番深度交流,不仅为观脉布下了一张尖端人才的关系网,也让团队在与专家们的思维碰撞中,产生了更广阔的思路与信念火花 。
“狩猎”KA,打造行业标杆
实时网络水深鱼大,可以说只要“用网”的公司都是观脉的潜在客户 。
不过面对如此纷繁庞杂的客户群像,观脉有自己的一套“狩猎”方式,即通过撬动KA客户合作,实现多行业标杆案例,从而触达更多客户群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