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的文案短句 人生如梦下一句是什么( 三 )


依然一笑作春温 。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
尊前不用翠眉颦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天涯路远,再难相见 。
苏轼与钱穆父分别时,便是这般愁绪满怀 。
他们相识于元祐初年 。当时,两人同朝为官,又加上彼此性情相投,便互相引为知己 。
后来,钱穆父离京去越州任职,苏轼写诗相送 。两人一别,就是三年 。
三年之后,他们在杭州重聚 。推杯换盏间,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 。
但此次聚会过去,两人又要各奔东西,不知相聚是何年 。
以后,心事都只能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无人听 。
想到此处,两人都蹙起了眉头,与挚友分离的孤独、无奈,又瞬间笼罩在双方心头 。
苏轼端起眼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
随即,拍了拍钱穆父的肩膀,豪迈地说道,我们都是人生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的聚散 。
再浓的情,也会有变淡的那天;再好的关系,也会有走散的那天 。
正如贾樟柯在《山河故人》里所写:
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要分开的 。过了这段路,你会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生活 。
永远不要害怕一段关系的走散,不要害怕朋友离散带来的孤独 。
要知道,有些人,光是遇见,便已是莫大的幸运 。
那些愿意陪我们一程的朋友,在一起时,便好好珍惜 。
分离了,就潇洒告别,然后各自珍重 。

人生如梦的文案短句 人生如梦下一句是什么


06
孤独,是一种沉淀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自题金山画像》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写道:“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
苏轼就是一个在孤独中沉淀并成长的人 。
公元1101年,苏轼在老病孤苦中,写下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 。
透过这首诗,我们看不到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也看不到他“一尊还酹江月”的洒脱 。
历经沧桑,苏轼的生命里,仿佛只剩下了孤苦 。
回想起这一生的壮志未酬,半生的漂泊无依,苏轼自己都觉得苦不堪言 。
但他却不屑于在悲哀中沉沦 。
当谈及这辈子的功业建树,苏轼平静的回答:“黄州、惠州、儋州” 。
在黄州,他遭遇了事业的滑铁卢,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而惠州,瘴疠肆虐,毒虫成群,险些让他丧了命;
还有荒岛儋州,更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 。
这三个被贬之地,一个比一个偏远,本应是苏轼避之唯恐不及的伤心地,但他却看得无比清明 。
苏轼的孤独是很深刻的,他的深刻,源于他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
正是因为经历了生存之危,他才会觉得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很可贵;
正是因为消解了精神上的困苦,他才能在孤独中沉淀,做到真正的忘我成长 。
孤独,亦是生命中必经的修行 。
熬过所有漆黑无助、无人问津的时光,我们的生命也必将丰盛而庄重 。

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是孤独?
最精辟的回答是:
在中国文字解释里,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 。所谓王者,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 。
苏轼,便是那一个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王者 。
他曾立志学范谤,为民造福,却屡遭打压,一生为官40年,被贬就有33年 。
他曾赤诚地相信“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然而却被小人重伤,朋友背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