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古代俗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俗语的来由是什么?为何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长江心不死呢?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又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其实,古代之时,这句话最初的版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其中的乌江,正是西楚霸王最终的自刎之地 。可是,后来却逐渐转变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 。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文化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便兴起于黄河流域,之后的许多氏族都于此繁衍延续,而中华文化也赖此得以承载传递,所以黄河在古人及今人的心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
汉语中有大量与黄河有关的俗语,如“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九曲黄河心较险”“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 。甚至黄河水的清浊都关系着天下的兴衰,所以古人说“黄河清,圣人出” 。
“不到黄河心不死”常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比喻不到绝路不肯死心 。这个俗语的来历据梁启超先生考证,应与古诗《公无渡河》有关 。传说古时有个白发狂夫执意渡河,不顾妻子的劝止,最终溺水而亡 。
于是有人感叹此事,作诗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古代常把黄河简称为河,古人便认为这里的河亦指黄河,于是便隐括这首古诗的意旨提炼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俗语 。
后来还有人依此创作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借以解释这句话的来历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俗语,自此之后,“不到黄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动,广泛流传 。
“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由来?
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我们常用来比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这个成语出自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其中有这样的话:“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 。
正如清代李宝嘉所写的《官场现行记》,其中就有一段对话,其中言及,“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个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 。你看,在清代之时,这句话已然不再是最初的乌江,而是黄河了 。
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了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但为什么非要说“黄河”而不说“长江”呢?据晚清小说《扫迷帚》第五回中写到昆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苏州谚语时说:“弗到黄河心弗死,到了黄河死不及 。”
平日人们常用“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来规劝他人及早停止某种想法或举动,那么为什么要说成“不到黄河心不死”呢?相传这是从“不犯横祸心不死”演变而来的 。
其中的“黄河”是“横祸”的误写,说的是人不犯横祸,则不肯死心塌地;等到犯了事,则身为囚犯,想死都来不及了,是劝人及早改过的意思 。在则常被用来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就是说,“黄河”并非真指黄河,而是“横祸”的谐音 。
【不到黄河不死心的由来 不到黄河不死心是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
- 一筒的意思
- 爬山旅游的注意事项
- 华为麦芒4的驾驶模式怎样用
- 翻新机有什么坏处
- 4个带咙字的成语快
- 椰奶捞的制作方法,爽口的一道甜品
- 50天的泰迪怎么养
- 四川隆昌县属于哪个市
- 妈妈的铠甲和软肋是什么意思
- 衣服上的磁铁扣怎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