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分金”与“管宁割席”典故分别出自《史记·管晏列传》和《世说新语·德行》 。管鲍分金,及后来的“管鲍之交”,是管仲与鲍叔牙之间发生的事情 。管宁割席,是管宁与华歆俩人间的“割席” 。两个典故放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管宁与管仲有血缘关系,而是四个主角的性格在对比中极致而有趣,还有一个就是“管宁割席”,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决绝 。古代人相处之道多多,值得品味 。
管鲍分金,说的是管仲与鲍叔牙哥俩,在管仲最落魄时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处处让着管仲,而后两个入伍一起打仗 。战场上,管仲冲锋在后,逃跑在前,差点被问斩,又被已经是军官的鲍叔牙救了下来 。这就又诞生了“管鲍之交”典故,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这哥俩在历史长河中算得上奇迹 。古语道: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鲍叔牙大度,登上了高峰,逾越的“不共财”这道坎 。生死之交,管仲心里有数,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从内心里感激鲍叔牙 。生死兄弟的基础就这样形成了 。
管仲,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齐桓公元年,由于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 。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 。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成功离不开贵人鲍叔牙的支持和帮助 。但管仲早期的表现不佳,二十来岁时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因为管仲家境贫寒而对钱贪婪,爱占便宜且有贪污嫌疑 。打仗时,贪生怕死 。人生致命弱点都被鲍叔牙宽容了 。管仲曾哭诉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
鲍叔牙,推荐管仲使齐国顺利实现春秋第一个霸主 。政治上知人善用,官吏选拔对于劝勉国事,有功无过的,举为上等 。尤其是管仲做了齐国的相国,鲍叔牙甘心情愿地在他的领导下为官做事 。鲍叔牙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国家俸禄,后世有十余代在齐国有封邑、任大夫之职 。鲍叔牙识才荐贤不妒,谦和爱国忠君 。孔子评曰:“齐有鲍叔??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 。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管宁割席,讲述的是华歆和管宁同时在一个私塾里读书,但两人性格差距很大,志趣也不相同 。管宁是非常典型的文人性格,他自视清高,胸怀抱负,希望长大后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华歆就想升官发财,能拥有无数的家产和奴仆,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两人是怎么“割席”的、后来关系如何!
据说管宁和华韵俩人曾在菜园中锄地,碰巧挖出了一块金子 。管宁视金子不见,继续锄地 。华歆却立刻停下锄头,捡起金子,并把它藏了起来 。还有一回,他们俩一起读书,华歆听到大门外有车马的声音轰隆隆地传来,他立刻扔掉书本,羡慕地看了很久才回来,却发现草席已被管宁用刀子一分为二 。华韵很疑惑,大声问管宁:“你怎么把草席割烂了呀?”管宁却满不在乎地说:“你实在够不上条件做我的朋友,今后再也不与你一起坐了 。”
“管宁割席”,人们现在常常以此来形容断绝交往 。其实,这是太小看了我们先人的智慧了!当朋友之间所追求的东西有着悬殊的差别之时,就可能在以后的路上分道扬镳,这是事实 。因此,朋友未必能够一路同行 。有的朋友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创业,然而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会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出现分歧 。志不同不相与随,道不合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道不合不相以诚,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般道理 。管宁与华歆“割席”分开也是正常之事,但这俩人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决绝,那也就太小家子气了,实质上华歆的姿态决不亚于“管鲍之交”中的“鲍子遗风”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长度的3倍还多,横跨7个国家
- 全球最高的十座桥梁,第一名你想不到
- 中国最大的城市,究竟是哪个市? 中国最大的城市!
- 有什么东西可以摆地摊?
- 栗子花的香气是什么梗?一种恶俗玩笑味道像精液
- 拔智齿多少钱一颗2022价格表翻新,含拔两到三颗智齿的价格
- 木瓜 女人必吃的暖宫水果有哪些
- 材料步骤 白醋加姜片三天祛斑是真的吗怎么操作
- 半岁的宝宝能吃哪些水果?
- 九价疫苗多少钱?九价疫苗的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