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图文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端”是开始的意思 。《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 。端者,初也 。”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 。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 。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 。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五”字讳,由当时的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因古人又常把“午时”当做“阳辰”,于是端午又可称“端阳” 。》》推荐: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
端午节,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事迹,是为纪念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之死的 。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22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 。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他在极度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诗人62岁 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当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的死去,闻讯后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 。这便形成了每 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 。
南朝梁时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 。据说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名叫 区曲的人,曾梦遇一位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 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 。”后来人们改用楝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据说就是这一缘故 。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 风俗 。
细解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
龙舟竞渡是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 。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竞渡仪式 。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挈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挂灯下水 。竞赛以鸣炮为号,一声炮响,船似箭发,雪浪摇空,彩旗飘舞,万人喝彩 。
我国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很早就传入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 。南洋一带侨居的华侨,每到端午,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赛龙舟”活动 。近年来更在欧 美各国及澳大利亚得到开展 。香港从1976年起还每年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使其变成了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比赛项目 。
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赛龙舟”的习俗 。尤其在南国水乡,每到端午节,总要举行龙舟竞渡的盛会 。千百年来,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它起源于人民对伟大的爱国主 义诗人屈原的怀念 。但此外,各地区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传说多达十几种 。有一种说法认为赛龙船是为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