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费怎么就成了“糊涂账”?记者实地调查

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不少市民出行代步的工具 。然而,“电动自行车充电”却成了新的痛点 。据了解,各地物价部门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电价有严格限制,但电价之外,充电桩供应商会收取“服务费”,不同小区,甚至同一小区内不同的充电桩,价格却各不相同 。电动自行车充电究竟是怎么计费的?为什么会出现差异?该如何规范管理?
01
同个居民住宅小区
电动车充电费用差距大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北京一小区内,两排紧挨着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却是由不同企业运营,价格相差不少 。居民张女士表示,“有一排充满是1.6—1.7元,另外一排只要0.7元 。”

电动自行车充电费怎么就成了“糊涂账”?记者实地调查



查询这两家企业的收费细则,采访人员发现,同样一辆电动自行车,收费高的是按照充电功率的不同,以时间计费,比如180瓦以下,一小时收0.25元,180—240瓦,一小时收0.4元 。
另一家企业则是按照电费价格和充电服务费分别计费,一度电0.51元,同时每度电收取0.51元的服务费 。一般情况下,充电器的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则单位时间内收取的服务费越高 。
电动自行车充电费怎么就成了“糊涂账”?记者实地调查



还有的公司直接“一口价”起 。河北石家庄市民李先生表示,“我们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别的小区不太一样,有起步价还有服务费,一刷卡至少2块钱,我充的频次比较多,就觉得特别不合适 。”
三种充电计费方式
居民难抉择
采访人员梳理各个充电平台不同的充电计费方式,基本有三种:按照固定时间、电量和不同功率来计费,居民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并不容易 。
赵女士所住小区的充电桩,每次充值都是以1.5元为基数,但实际使用时只有1元 。“充值金额都带个‘0.5’,但实际到账只有整数,多出来的0.5元被当作服务费 。充电费用必须充值使用,用不完也不能退 。”
对收取服务费一事,几家充电供应商解释称,电价基本是以成本价销售,全国各地的住宅小区充电费用都是根据物价部门按照居民用电价格,在0.5—0.6元之间浮动 。建设充电桩、运营维护、协调场地等成本并不低,唯一能盈利的只有服务费 。“作为企业,从纯粹的经济投入来看,只靠一小时收取5毛钱的电费,很难收回成本 。”
一位供应商表示,受到一些小区只能使用商业电等原因影响,不同小区会定下不同的价格,甚至同一小区出现不同的定价 。“电价有民用电,有公用电,有商业用电,电价基础不一样,也会相应导致成本不一样 。”
多个省市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指导调价
但亟待补充细则
近日,针对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计费问题,多个省市都分别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文件,做出了明确规定 。
广东省广州市发布通知,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要求电动自行车经营性充电设施的电费和服务费应该分别计价、分别收取,不得打包混合收取 。居民住宅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执行政府定价的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充电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
7月起,由北京市城管委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至此,北京专门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事宜的政策性文件主要有三个 。其中,北京《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规定,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应承诺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充电服务费不高于电费,但这一方案只是指导性文件,在执法过程中并不具备强制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