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要注意什么事项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建始也 , 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含义,万物收藏也 , 那在立冬节气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呢?下面来和小编详情了解一下吧!

立冬节气要注意什么事项


立冬节气要注意什么事项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一年中第一个
带“冬”的节气
在这个节气里
一切耗伤阳气的行为
如过食生冷、长期熬夜等
均可能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
养生食补也要注意有所选择
一、立冬饮食
中医中季节与五脏对应,立冬在五脏中对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 。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生重在“养肾防寒”,在调养方面,宜以温补为主 。
【立冬节气要注意什么事项】饮食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
除此之外,羊肉、大豆、核桃、栗子、萝卜等均是适宜食物 。
立冬后,往往是蔬菜的淡季,除了时蔬外,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因为它们均富含维生素,有一定的清内热、护肾的作用 。
而一些青菜、白萝卜、胡萝卜、豆芽等可合理搭配 。
对于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 。
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
专家提醒 , “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而且冬令进补时,要让胃肠有个适应过程,不要一开始就猛补,不仅进补效果不大,反而容易伤脾胃,这就是适得其反 。”
二、立冬起居
在冬季,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做好准备 。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 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 ,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 必待日光 。”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破坏阳气而扰乱人体阴阳转化的生理机能 。
早睡晚起 , 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有利于阳气潜藏,养精蓄锐 。建议每天最迟不超过12点入睡,最好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
三、立冬防寒
1、防鼻寒,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 。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
2、防颈寒,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
3、防腰寒,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 。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
4、防肺寒,风寒感冒是冬季常见的疾病 , 此时可喝热粥防肺寒 。
5、防脚寒 , 经常做足浴 。足浴要注意3点:
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
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
另外,饭后不宜立即泡脚,糖尿病人浸泡水温不宜过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