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万不舍得打车”,并非年轻人变得“抠门”| 新京报快评


▲消费者在中免集团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购物 。图/新华社
近日,《南风窗》杂志一篇“月薪5万,不舍得打车”的报道,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 。
据报道,金晓(化名)曾是金融专业人士,后来转为独立行业报告撰稿人,每个月收入5—6万元 , 太太也是高薪人士 。然而,他的代步车仅为10万元左右,且外出一般不驾车,而是步行或骑行;他从不在外购买咖啡、饮品,而是自制,自己每天到市场买菜做饭;即使是见多顶尖的行业大佬,也是顶着一头自剪的头发前去......
这种“去高溢价”型消费方式颇有代表性,正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新生活范例 。但这当然不是因为这届年轻人开始变得“抠门”了 。
曾经 , 从直播带货促销到网友分享“种草”,消费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力不断增强,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 , 开始享受一瞬间“剁手”的快乐 。
但最近,在“去高溢价”的新风潮下,年轻人的社交平台上 , 类似“低消费研究所”“消费主义有效抵抗”“下单前冷却小组”等小组接连出现,劝退各种不理性消费 。
不再过度追求衣食住行上的“轻奢”体验感 , 而是降低物欲,把钱花到“悦己”的刀刃上 。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人们对消费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短视频、自媒体日益蓬勃 , 各大网购平台也花样不断,“双十一”“双十二”“618”等购物节层出不穷 。在这种互动性强的推销过程中,人们的购物欲也在被不断放大 。
追求即时快乐的背后 , 人们有时也难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东西买到手之后,才发现不需要此类商品;初见时特别喜欢的物品 , 用了两天就置之高阁;一时冲动手痒清空购物车,才开始有点后悔……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曾经说过,“消费塑造着人,也奴役着人” 。有时,人们对所谓“高品质生活”和“轻奢感物品”的追求,其实只是商家精心包裹的营销手段 。激情下单了许多并不需要的物品后,却并不总会感到满足,甚至会因为“越级消费”反而陷入一种迷茫 。
于是 , 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更加注重自己真正的需求,给心灵减负 , 试图过上一种去掉“高溢价”、获得高性价比的生活 。
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开始变得“抠门”,想要开始节衣缩食,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而是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对某些物品附带的身份价值祛魅,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和需要的物品 。
于是 , 我们看到,一些年轻人会花几千元买演唱会门票,而各类拼团APP、临期超市、采购批发平台等也会成为年轻人淘货的热土 。
消费能愉悦心情 , 提高生活质量 , 也能刺激生产,拉动内需 。但若把消费上升到“主义”的高度,则大可不必 。
年轻人开始追求高性价比生活,其实是提醒我们,应该审慎衡量物品和人的关系,让物品更好地服务于人,摆脱消费主义的“奴役” , 进入一种更加舒适悦己的新生活 。
【“月薪5万不舍得打车”,并非年轻人变得“抠门”| 新京报快评】撰稿/吴珮如(大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