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的等级从低到高 古代士兵等级排名从小到大( 二 )


本文来自今日头条“怪味胡豆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和搬运
二、后北洋时期
到了袁世凯时期 , 北洋军队又单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军衔制度 。
1912年8月19号,袁世凯颁布了《陆军官佐兵等级表》,关于军官的军衔划分,仍旧采取“三等九级”,没有做调整,只是在称呼上做了修改 。
上等官称将官,中等官称校官,初等官称尉官;
每一个等级里面也包括了上、中、下三个等级,其称呼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称呼了 。
也就是:上将 、中将 、少将 ; 上校 、中校 、少校 ;上尉 、中尉 、少尉 。
其中,额外军官不在列入官等级别 。
军士和士兵也各自分为三级,军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
同年的12月20日,北洋又对海军的军衔制度做出了说明,颁布了《海军官佐士兵等级表》 。

古代士兵的等级从低到高 古代士兵等级排名从小到大



海军军官的军衔等级和称呼,和陆军相同,不另做处理;只对普通士兵一级做了些许的调整,士兵划分为五个等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一等练兵、二等练兵 。
老蒋时期这个时期,随着兵种的增加 , 军衔制的演变也多了些许复杂和多元化 。
1927年 , 老蒋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还没站稳脚跟,因此,部队的军衔制还沿用了北洋时期的制度 , 没有变更 。
1931年,老蒋把各地军阀所建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航空队,都给收编了,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空军 。
自此,我国才算是初步草创了陆、海、空三军的规模,初步有了现代化军种的规模和雏形 。
从1934年下旬到1935年1月 , 针对陆、海、空三军,老蒋先后颁布了《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 。
军官的军衔分为将、校 、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里面还是划分为上、中、少三个级别 。
不过 , 与之前所不同的是,规定了在军衔之前要注明军种的名称,譬如陆军中将、空军中将、海军中将等等 。
古代士兵的等级从低到高 古代士兵等级排名从小到大


军种不同,军衔的级数也不同,陆军是六级,海军是八级,空军是六级 。
1935年的3月,上将级别当中又划分出来了两级,并增设了一个“特级上将” 。由此,整个军衔制度增加到了十八级 。
这个“特级上将”为当时的最高军衔,只授予给陆、海、空三军最高的军事长官,当然了,实际上也就只有老蒋获得过这个军衔 。
1975年,老蒋去世,五年后的1980年6月,正式废除了“特级上将”这个军衔 。
有意思的是,边疆地区,譬如西康、蒙古这些地区的军衔,其等级和称呼,却又好似和社会脱了节 。
这些地区的军衔实行“三等十级”,其称呼和旧式军队的类似,成为都统、都领、都卫等等;因此,有的人从军官的名字上,就误认为这些地区的军队 , 当时还效忠于清朝,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了,
我简单的说一下这个“三等十级”的划分:
1、一等三级:都统 、副都统、协统 ;
2、二等三级:都领 、副都领、协领;
3、三等三级:都卫 、副都卫、协卫 。
除了上述这三个级别之外 , 还额外增设了一个“准卫” 。
古代士兵的等级从低到高 古代士兵等级排名从小到大


我军军衔制我军向来重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我军曾有两次酝酿实行属于自己的军衔制,一次是1939年,一次是1946年 。
不过,因为受制于客观条件的不成熟,这两次军衔制都只处于酝酿期,并没有真正的实行 。因此,我军当时所实行的军衔制,和老蒋的军衔制大致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