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算命绝技 十二地支论命技巧


十天干长生十二宫是传统命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 是指十天干分阴阳不同 , 各有其长生 , 沐浴 , 冠带 , 临官 , 帝旺 , 衰 , 病 , 死 , 墓 , 绝 , 胎 , 养等十二种状态 , 阳生阴死 , 阴死阳生 , 如甲木长生在亥 , 乙木则死在亥 , 正好阴阳顺逆相反 .
这一理论,早在《渊海子平》之中就有论述,但语之不详,按其所说去用,则每多不验 , 后人在百思不解而又不得真传的情况下,认为这种说法在实践中并无指导意义 , 于是到了清代和民国,命学名家多否定古法 , 认为应该阴阳相同,阴阳干同论 , 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写了《滴天髓评注》的任铁樵 。
任铁樵在评注中有下面一段长篇大论:阴阳顺逆之说,《洛书》流行之用 , 其理信有之也,其法不可执一 。
原注:阴生阳死 , 阳顺阴逆,此理出于《洛书》 。五行流行之用,固信有之 , 然甲木死午,午为泄气之地,理固然也 , 而乙木死亥,亥中有壬水,乃其嫡母,何为死哉?凡此皆详其干支轻重之机,母子相依之势,阴阳消息之理 , 而论吉凶可也,若专执生死败绝之说 , 推断多误矣 。
任氏曰:阴生阳死,阳顺阴逆,其理出《洛书》,流行之用,不过阳主聚,以进为退 , 阴主散,以退为进,若论命理 , 则不专以顺逆为凭,须观日主之衰旺 , 察生时之深浅,究四柱之用神,以论吉凶,则了然矣,至于长生沐浴等名,乃假借形容之辞也;长生者,犹人之初生也,沐浴者,犹人之初生而沐浴以去垢也,冠带者 , 形气渐长,犹人之年长而冠带也;临官者,由长而旺 , 犹人之可以出仕也,帝旺者,壮盛之极 , 犹人之辅帝而大有为也;衰者,盛极而衰 , 物之初变也,病者,衰之甚也;死者 , 气之尽而无余也,墓者,造化有收藏 , 犹人之埋于土也,绝者,前之气绝而后将续也;胎者 , 后之气续而结胎也;养者,如人之养母腹也,自是而复长生 , 循环无端矣 。
人之日主不必生逢禄旺,即月令休囚,而年日时中,得长生禄旺,便不为弱,就使逢库,亦为有根,时说谓投墓而必冲者,俗书之谬也 。古法只有四长生,从无子午卯酉为阴长生之说,水生木 , 申为天关,亥为天门,天一生水 , 即生生不息,故木皆生在亥,木死午为火旺之地 , 木至午发泄已?。?故木皆死在午,言木如此而余可类推矣 。
夫五阳育于生方,盛于本方,弊于泄方,尽于克方,于理为顺 , 五阴生于泄方,死于生方,于理为背 , 即曲为之说,而子午之地,终无产金产木之道,寅亥之地 , 终无灭火灭木之道,古人取格,丁遇酉以财论 , 乙遇午,己遇酉,辛遇子,癸遇卯 , 以食神泄气论,俱不以生论,乙遇亥,癸遇申以印论,俱不以死论,即己遇寅岁之丙火,辛遇巳中之戊土 , 亦以印论,不以死论,由此观之 , 阴阳同生同死可知也,若执定阴阳顺逆,而以阴生阳死 , 阳生阴死论命,则大谬矣 。故《知命章》中“顺逆之机须理会”,正为此也 。
任氏所论 , 不为无理,就是在参看日主和局中各天干的旺衰时,不能按阴阳十二宫,而应该按五行在月令的生旺死墓绝来判断 。
但任氏的观点确有矫枉过正之嫌 , 其实看命局五行的旺衰,除了五行之形(或称质)之外,还有五行之气,光看形而不看气,失之偏颇 , 没有得命理真髓 。这点在沈孝瞻的《子平真诠》中则有精彩论述: 阳主聚,以进为退,故主顺,阴主散 , 以退为进,故主逆,长生沐浴等项,所以有阳顺阴逆之殊也,四时之运,功成者去,待用者进,故每流行于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绝 , 又有一定,阳之所生者,即阴之所死,彼此互换,自然之运也,即以甲乙论,甲为木之阳,木之枝枝叶叶,受天生气,已收藏饱足,可以为来春发泄之机,此其所以生于亥也 , 木当午月,正枝叶繁盛之时,而甲何以死?,却不是外虽繁盛,而内之生气发泄已尽 , 此其所以死于午也,乙木反是,午月枝叶繁盛 , 即为之生,亥月枝叶剥落,即为之死 , 以质而论,自与气殊也,以甲乙为例,余可知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