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人员要去派出所吗,是不是要经常定期去报道

【缓刑人员要去派出所吗,是不是要经常定期去报道】

缓刑人员要去派出所吗,是不是要经常定期去报道

文章插图
1、判处缓刑的罪犯,依法要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负责机构是司法局 。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就要去司法局报到,司法局接收之后三日内到指定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不按期报道,司法局可以警告 , 超过一个月不报道,可以申请法院撤销缓刑 。报到之后要将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定期报告 。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
第二十四条,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
第二十五条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
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 。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