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作品 曹禺作品有哪些( 三 )


然而,删除第三幕 , 却让曹禺颇为不满 。曹禺曾由靳以陪同,特地到上海卡尔登大戏院观看了《日出》首演,他晚年在一次访谈中回忆:“那时,我年轻气盛 , 是不满意欧阳予倩导演的《日出》……他们的《日出》,我看了 , 凤子的演出是很好的,但是对于没有第三幕,我是不满意的 。我说,这是把这部戏的心脏挖去了 。老先生(指欧阳予倩——引者注)一定不满意我,我是当面说了这句话 。”(《曹禺访谈录》第158、159页)据说 , 欧阳予倩知道曹禺的不满后,叹道:“虽然不能承受这罪名,但是对作者真是有说不出的歉意,怎样让作者明白我的用心呢?”(凤子《台上·台下》)
不过,到了晚年,曹禺还是坦言,虽然对拿掉第三幕有意见,“但是 , 这不意味着我对这次演出全盘否定 。相反,我对他们的勇气,对他们的演出是充满感谢之情的……意见归意见,感激归感激 。我不会忘记这些戏剧界的朋友们” 。(《曹禺访谈录》)
到复旦任教:叫座又叫好
1942年夏,正在四川江安国立戏剧学校任教的曹禺,忽然辞去教职,到了重庆 。据田本相、阿鹰编著的《曹禺年谱长编》记载:是年10月,曹禺“受聘复旦大学外文系” 。不过,查阅复旦大学档案馆的聘书存根,我却发现,曹禺(聘书上写的是曹禺原名万家宝)受聘于复旦,要早于1942年 。
曹禺1938年3月受聘复旦中文系兼任教授聘根(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早在1938年3月,曹禺就已被复旦中文系聘为“兼任教授”,“每周授课叁小时,每小时薪金肆元”,聘书签发者为代理校长钱永铭(钱新之)、副校长吴南轩 。上述聘书存根 , 就可以解释叶圣陶在当年3月27日写信中提到的曹禺:“此君能干,诚恳,是一位好青年”“这个星期四,将往北碚复旦上课,曹禺也有课 , 约定同去……预定在那里上课之后 , 玩各处风景,在温泉洗浴,松散一天 , 到星期六回来” 。(叶圣陶《渝沪通信》)曹禺则记得:“1940年,我和叶老都在复旦大学教书 。学校在北碚,我们住在外边,经常两个人碰到一起,在码头上等船,坐船去学校,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在一起闲谈 。他确实有一种宽厚长者的风度,是非常容易接近的 。”(《曹禺访谈录》)
到了1942年8月,吴南轩校长又向曹禺签发了新聘书:这一次,曹禺由“中文系兼任教授”转为“外文系专任教授”,聘期一年(1942年8月至1943年7月),“每周授课九小时,每月薪金国币四百元” 。一年以后(1943年8月),章益校长也续签了聘曹禺为“外文系专任教授”的聘书 。因此 , 自1942年8月起,曹禺正式成为复旦“专任教授” 。但我以为,曹禺在复旦的任教日期,应该从1938年3月算起 。
曹禺1942年受聘复旦外文系专任教授聘根(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曹禺到复旦任专任教授 , 令其他学校学生羡慕不已 。据说在几年前,就传出曹禺有意在上海暨南大学任课的消息,暨大甚至已排出了他授课的课程表,学生们为此奔走相告,“以为可以一瞻这位名震遐迩的戏剧家的丰采,可以亲近地听到他滔滔的宏论,有些学生是着了《雷雨》《日出》的迷,还声言着,要曹先生详细述说他的创作经过,或是‘表演’一番呢” 。结果,曹禺并未成行,暨大学生深感失望 , “而,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学生,却幸运地得到了他……学生们都兴奋百倍” 。(《曹禺执教复旦》,1943年4月4日《东方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