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蝈蝈的特点( 二 )


【蝈蝈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蝈蝈的特点】蝈蝈、蛐蛐、油葫芦、咂嘴、金钟儿、纺织娘 , 都是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或螽斯科 。油葫芦,又写做油壶鲁、油乎卢 。似蛐蛐,而比蛐蛐大,也是人们喜欢畜养的鸣虫之一种 。金钟儿,“黑色,锐前而丰后,须尾皆歧,以跃飞,以翼鸣,其声蹬棱棱……状其声名之,曰金钟儿 。”其实这些昆虫都是通过振翅——鞘翅互相摩擦——发出声音的 。
畜养秋虫兴盛于清代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称:“少年子弟好畜秋虫 。”养蝈蝈“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芽、鲜红萝卜,偶于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悠悠然自得之甚 。”——大冬天里 , 稠人广座之中,忽然听到蝈蝈叫声,众人惊讶之余寻声之所出,目光最后集于养蝈蝈者身上,于是给此人带来莫大的荣耀 。
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养秋虫》中 , 对这些秋虫的人工繁殖方法有较为详尽的介绍,其所说的程序步骤,与《帝京景物略》大体相同 。其文之末谈道,北京城中过去有蛐蛐赵、四面陈、徐十、杂合面文子、小杨子等“一生弄秋虫”的人物 。金受申先生说:“买虫悦耳自是易事,孵虫营利,就太难了 。”因为人工孵化太难,所以冬天的秋虫价格一定不便宜 。富察顿崇《燕京岁时记》中说:“又有油葫芦,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余枚 。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 。盖其鸣时铿锵断续,声颤而长 。冬夜听之 , 可悲可喜,真闲人之韵事也 。”
旧时玩冬虫 , 都是有钱的闲人 。王世襄先生在《秋虫篇》中提到一位酷爱秋虫的管平湖先生,在隆福寺花了五块大洋,买了一只西山大山青蝈蝈 。这只蝈蝈“已苍老 , 肚上有伤斑,足亦有缺,明知不出五六日将死去,先生犹欣然以五元易归 , 笑谓左右曰:哪怕活五天 。听一天花一块也值!”五块大洋,当时可买两袋“洋白面” 。
冬天养鸣虫,不能用笼子,要用葫芦 。养蝈蝈所用的葫芦,是葫芦器的一种 。葫芦器,又称“匏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品 。待葫芦花落、果实开始发育时,将特定的模具套在嫩葫芦上,成熟之后,稍加整理便成为葫芦器 。
什么叫沙河刘的葫芦?
传统相声《扒马褂》里有个包袱,说有个少爷秧子,拿一头骡子换了一只蝈蝈:湛青碧绿的大蝈蝈,外带一个“沙河刘”的葫芦,这只葫芦“本长儿、带金丝胆” 。后边交代 , “这头骡子四百多块!”——即使是夸张,一只蝈蝈跟一头骡子怎么也不会等值,这个交换显然极不平等 。拿一头大骡子心甘情愿换一只蝈蝈,这个少爷秧子不是太傻了么!相声里说这个交换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为还有这只“沙河刘、本长儿、带金丝胆的葫芦” 。过去这段相声里在这里还有句交代:
甲:“这还不算出奇 , 人家那蝈蝈葫芦好啊,是沙河刘的 。”
乙:“什么叫沙河刘的葫芦?”
甲:“你不知道沙河那地方有个姓刘的,他种的葫芦养蝈蝈最好 。”
“沙河刘”据说是沙河一个姓刘的人 , 善于种葫芦 。“本长儿”,儿话音落在动词“长”上 。长,在这是动词,生长的长 。“本长儿”的葫芦,意思是自己生长、没有经过人工干预的葫芦 , 区别于用“范”加以限制而长成的葫芦 。
《扒马褂》创作于20世纪末的晚清,最早是万人迷的段子 , 后来的相声名家差不多都说过 。说到葫芦,都说是“沙河刘”的 。至于此中的沙河,是哪个县的沙河,武清的?蓟县的?还是昌平的?需要再加考证 。有一种说法是,“沙河刘”的葫芦只在天津卖,因而这个沙河当是离天津最近的武清沙河 。现在商家和玩界都把“沙河刘”说成是“三河刘”,说是咸丰年间人,名叫刘清(还有一说叫刘显亭) 。或许跟“沙河刘”不是一个“刘” 。在一部电视剧里,一个“三河刘”制作的蝈蝈葫芦,卖到了30万元,这也有可能是“戏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