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 崤怎么读


崤 崤怎么读


在春秋时期,齐国、晋国、秦国、楚国是实力比较强大的四个诸侯国 。其中,就秦国和晋国来说,虽然一度结成了“秦晋之好” , 却在很长时间内互相攻伐,爆发了多场战役 。秦穆公在位时 , 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一批贤臣,国势渐强,从此竭力图谋向东发展,希望可以称霸中原 。为此 , 秦穆公主动和晋国搞好关系,先后支持晋惠公、晋文公二位国君即位 。并且,在城濮之战中,秦国还出兵帮助晋国对付楚国 , 以此将晋文公推上了中原霸主的宝座 。


但是,晋文公称霸之后,却不愿意和秦国平分霸业 。于是,秦穆公决定和晋国决裂 。在此背景下,秦国和晋国爆发了崤之战 。就崤之战来说,可以说是秦国和晋国第一次大战 。那么,问题来了,在崤之战中,为何是秦国惨败,晋国大获全胜呢?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晋文公先后去世 。趁着这一机会,秦穆公令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准备袭击晋国的盟国郑国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秦军袭郑,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新郑县),历程一千五百余里,中经桃林、肴函、轘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是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 。而这,一定程度上为秦军被晋军俘获埋下了伏笔 。


值得注意的是,秦军在奔袭郑国的途中,正好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后者得知秦军的意图后,用计是秦军误以为郑国已经有了防备 。秦军统帅孟明视觉得郑国有了准备,认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不如退兵,就顺手偷袭并消灭了滑国,并满载战利品而还 。对于春秋时期的滑国,是一个靠近晋国、郑国的小国,而秦军消灭滑国,自然是晋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

在得知秦军偷袭郑国不成,又顺手消灭滑国的消息后 , 晋国决定发兵袭击秦军 。为了确保崤之战的顺利进行,晋国还联合姜戎一道行动 。对此 , 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姜戎比较熟悉崤山一带的地形,所以能够更好的埋伏秦军 。公元前627年,刚刚即位的晋襄公亲自督军 , 晋国大军和姜戎大军在崤函地区的东、西肴山之间设下埋伏,等到即将返回的秦军 。

【崤 崤怎么读】
对此 , 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在崤之战中,晋军已经提前掌握了秦军的动向,拥有信息上的优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军则对晋军的动向一无所知 。正所谓敌暗我明 , 信息上的差距,成为影响崤之战走向的重要因素 。当然 , 这很可能也是因为秦军比较顺利的消灭了滑国,所以骄傲自满,从而忽略了对晋军动向的侦察 。

公元前627年四月 , 秦军进入埋伏圈 。对于劳师远征的秦军,在进入崤山后几乎没有防备,也即秦军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所以,晋军和姜戎的突然出现,无疑让秦军上下猝不及防 , 在以逸待劳之下,晋国大获全胜,而秦国派出的3万兵马则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三位主帅被俘获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崤之战可谓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埋伏战 。因为在先秦时期,很多战役都是正面的交锋 。


在这场战役中 , 晋军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且在充分了利用了崤山的地形优势 。而就秦军来说,不仅缺乏准备 , 而且在作战意志上也不如晋军 。对于晋国来说,晋文公的刚刚去世导致晋军上下可谓哀兵必胜,也即对秦国的背叛心怀愤怒 , 所以拥有较高的作战意志 。正所谓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崤之战的结果 , 无疑验证了这句成语,成为秦军3万兵马损失殆尽的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