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以污染大气为由禁止私熏腊肉 谈何“尊重传统、方便市民”?


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近日,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发布通告称,城区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熏制腊肉、腊肠等需送到指定的集中熏制点 。对此 , 当地官方回应称,出台该规定是为了应对大气污染防治 。
烟熏腊肉流行于我国川渝等地区,是一种地道的传统佳肴,历史悠久 , 绵延至今 。在制作过程中 , 烟熏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工艺 。一来,这样的制作方式是否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可轻易下结论,起码应由独立的专业机构测定 。如果仅由某个部门轻率地作出认定,既不科学也有失严谨 。二来,为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就将私熏腊肉一禁了之,有懒政之嫌 。如果说私自熏制腊制品污染环境,那么集中熏制就不污染环境了?倘若烟熏工艺有改进空间,相关部门应与群众一道想方设法改进工艺,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烟气缭绕 , 而非生硬禁止 。
值得关注的是 , 有报道称,某地相关部门要求群众集中熏制 , 选定的两个熏制点都很可疑 。其中一个熏制点注明,仅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 。而另一个熏制点则是新修建的 , 内部设施仍在完善中,“预计月底才能开始熏” 。在这种情况下,急匆匆地让群众到集中熏制点熏制腊肉,既不合理,也不合情 。再说 , 所谓的“凡未在指定地点熏制腌腊制品的行为,拒不改正者,将处以500至2000元罚款”,是否合规、合法?罚款 , 牵涉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一分钱都不能罚 。集中熏制点本就备受诟病,不到集中熏制点熏制还会被罚款,只会让群众左右为难 。
还有一个细节是,相关通告指出,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让群众到集中熏制点熏制,是为了“尊重传统、方便市民,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熏制安全” 。这些说辞经不起推敲,如果真尊重传统就不会逼迫群众到集中熏制点熏制,如果真方便市民就不能“一刀切” 。
【[央广网评]以污染大气为由禁止私熏腊肉 谈何“尊重传统、方便市民”?】一言以蔽之,以环保为由禁止熏肉、违者要罚,难以令人信服 。对于这些涉及地方习俗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不可粗暴改造 。即便要改造 , 也要切合实际,注意方式、注重民意 , 否则只会激化矛盾 。防治大气污染不是理由,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便利实惠,才是社会治理的关键 。(央广网特约评论员秦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