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头鱼( 二 )


但博斯腾湖的商业捕捞,并没有因大饥荒的结束而结束 , 依然无节制地捕捞 , 导致大头鱼的产量逐年大幅度萎缩,1968年至1971年,大头鱼的年产量不足20吨;直至1974年人们在再也没有发现大头鱼了,此时扁吻鱼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

1968年至1972年间 , 如今栖息在博斯腾湖里的鲫、草、青、鲤、鳊鱼等就是这一时期移植过来的产物 。特别是在1968年,在将额尔齐斯河流域中被认为有经济价值的鱼种,引入到博士腾湖中,却意外掺入了赤鲈的幼鱼 。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 , 湖内的情况又非常适合赤鲈的生长,导致赤鲈迅速成为湖里的新霸主 。
在80年代初期,博斯腾湖里的赤鲈捕获量一度占据总产量的70%,这也是新霸主的有力证据 。赤鲈的迅速崛起,使种群数量已大幅减少的大头鱼的处境 , 变得更加严峻、更加危险 , 可以说是湖内灭绝的主要原因 。

第三霸主池沼公鱼可是数据显示,时间来到2000年前后,博斯腾湖里的赤鲈捕获量,从巅峰时的每年捕捞1750吨,迅速锐减至每年只有20吨的产量,成为博斯腾湖里的绝对弱势的鱼种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又是另外一种鱼的关系 。
由于博斯腾湖里的赤鲈产量太大,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担心 。于是出于丰富鱼类资源的目的,1991年博斯腾湖又重新引入了银鲫、东方欧鳊及池沼公鱼 。

池沼公鱼,是原产于日本的外来物种,外体呈半透明状,有类似黄瓜的味道,因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在日本、韩国等地一直非常受欢迎,食用的人众多,消费量大 。而是 , 为了出口创汇,引入湖内 。据统计,在2019年,博斯腾湖的池沼公鱼全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400多吨 , 大部分用于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
正是由于池召公鱼的引入,导致赤鲈的节节败退 。别小看池召公鱼,它虽然个体?。姆敝衬芰η?。每只成熟的池沼公鱼,每年的产卵数量可达到10000个 , 而且鱼卵14天就可以孵化成幼苗 。

虽然池召公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它的产卵时间比赤鲈早,鱼卵孵化成鱼的时间也短,幼苗可以抢食赤鲈产的鱼卵 。不可否认的是,池召公鱼是赤鲈食物链上的食物,但池召公鱼凭借自己产卵多、孵化快的优势 , 形成一个庞大的种群 , 让赤鲈食之不尽 。反过来抢食赤鲈的鱼卵,阻断赤鲈的繁殖,从而导致赤鲈加速灭亡 。从此,池召公鱼又重新成为博斯腾湖的新霸主 。

写到最后博斯腾湖历经几千年的变迁,都没有对新疆大头鱼的伤害,依然在湖内安然无事地生活了3亿年 。直到1974年,由于人为的引入新鱼种 , 从此在湖内再也没有发现新疆大头鱼的踪迹了 。可以说在湖内已经灭绝,只能在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干河水的拜城县孜尔水库等地残存 。
如果再不加以努力保护,相信再过10年,可能会从地球上消失 , 我们的子孙后代 , 只能在教科书里了解新疆大头鱼了 。对于新疆大头鱼的困境,究竟是福还是祸?会给人类带来何种影响?让历史去评价,再过几十上百年,将会有一个更加客观的结论 。
新疆大头鱼的放生补充
【新疆大头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