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望云 大旱望云霓( 二 )


路井管理总站站长雷宁阳(右一)和工人检修机组 。
一时间,总干渠沿线搭建的帐篷成片相连,野炊锅灶随处可见,夫妻、父子、兄妹,一家几口大干抽黄 , 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场景比比皆是 。“勒紧裤带、砸锅卖铁干抽黄”“天当被、地做床 , 风梳头、雨洗脸,水不上塬不回家”的口号震天响 。13万建设大军与120台履带拖拉机、60副自制混凝土碾压滚,组成一幅壮美的劳动场景 。
“黄河水上塬了!”1979年11月,加西二级站首次试机提水,大荔两宜、高明塬上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东雷抽黄工程各系统开始陆续灌溉受益 。
群众给东雷抽黄工程还取了个昵称——“高大新” 。“高”,即扬程高,灌区4个塬上灌溉系统和2个滩地排灌系统 , 最多9级提水 , 累计扬程311米,加权平均扬程214米全国罕见;“大”,即流量大,枢纽一级站更大抽水能力60立方米/秒,4个二级站更大抽水上塬能力30立方米/秒;“新”,即泵站设备新,东雷、新民、南乌牛3座二级站8台黄河牌系列水泵 , 唯“东雷抽黄”独有 。
东雷抽黄工程采取无坝引水 , 由东雷一级站把黄河水提入总干渠 。
“这是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是十万多人民群众用钢铁的意志、必胜的信心、不惧牺牲的壮烈换来的 。”吉鹏飞红着眼眶说,抽黄工程前后施工十多年,因石头掉落、跌入河里、工地塌方等事故,有上百人献出生命 。“流血流汗不流泪、英勇无畏,这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只要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
巨龙引来满眼绿
旱塬岁岁是丰收
“黄河入海不复还,幸有人工巧扬鞭 。巨龙引来满眼绿,旱塬岁岁是丰收 。”在灌区广为传颂的这首打油诗是群众对东雷抽黄驭龙治水、滋润民心的由衷礼赞 。
大荔东雷抽黄灌区服务中心高北二支段段长刘新阳,系大荔县两宜镇葫芦庄村人 , 他也是东雷抽黄工程建设者、受益者 。1979年 , 高中毕业的他成了大荔抽黄指挥部的“上调民工” 。记得刚参加工作,塬上群众听说要抽黄,多是不以为然 , “旱塬上人吃水都保证不了,还能给地‘吃上水’?这么高的塬,黄河水是说抽就能抽上来的?”但群众们的疑虑很快随着灌区投运烟消云散,变成了欢欣鼓舞 。
东雷一级站:黄河水从这里抽引进入整个灌溉枢纽 。
“抽黄前 , 我家有八、九亩地 , 常年旱,一亩地只打一、二百斤粮食 。上初中时,家里人饿得没啥吃,晒红薯干,跑几十里地和人家换苞谷 。”刘新阳讲 , 抽黄工程投运后,黄河水给旱塬扎扎实实“解了渴”,一亩地单产增加到五、六百斤 。这两年,收成好的小麦亩产过了千斤 。
“有了水,农民才敢在地里折腾花样 。”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路井管理总站站长雷宁阳讲,以两宜镇为例,抽黄前,全镇作物以粮棉为主 。1988年后,群众大面积发展林果业,以桃、苹果等主导,另有杏、李子、葡萄等,传统粮食种植占比越来越少 。近两年,冬枣、高石脆瓜、樱桃等设施农业又长足发展,一亩地收益好的能有近十万元 。
“黄河水含多种微肥,灌溉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肥力 。工程投运以来,用水量逐年上升,群众从只浇‘救命水’到现在争浇‘丰产水’,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雷宁阳打趣道:“现在,夏灌开启一年比一年早,群众用水心情急迫得很,有时(安)排得靠后了,还不高兴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