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来历



对联又称春联、楹联、对子、联语 , 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 ,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
对联的起源可以远溯到桃符 。桃符又名仙木 , 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两边,画着传说中镇邪除妖的神荼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 。后来桃符逐渐简化,上面只幽符咒或只写神荼、郁垒的名字 。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指此事,所以古代又称春联为桃符 。但这种桃符只是为了求神灭祸、祈求吉祥,没有独立使用对仗句子的意识,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对联 。五代时,符咒和神荼、郁垒的名字逐渐被联语取代 。据说这源于后蜀国君孟昶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旨意 。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孟昶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命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 。群臣写来写去 , 孟昶都不满意 。最后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人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 , 越传越广 。虽然这副五言联并不一定足我国的第一副对联,但人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
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问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寓、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 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 。这一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学传统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精致夺目的奇葩 。
对联的来历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 , 结构相同 , 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
春联属于对联的一种,对联也叫楹联 。楹联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分为春联、寿联、挽联、庙联等 。楹联起源于桃符,在先秦时期,过年时会在门前挂桃符避灾,后逐渐发展为春节贴春联 。另有春联来源于春贴的说法 , 因古人在立春时会贴“宜春”二字 , 后演变为贴春联的习俗,唐朝刘丘子有十二幅为立春和岁日所写的对联传世 。


对联的来历




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 , 将“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刻于桃木板上 , 从此让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过年时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非常普遍,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时也已开始将桃木板改为纸张,称为春贴纸 。春联一词出现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当时要求家家户户在除夕时都要用红纸写春联贴于门框上 , 以此来迎接新春 。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有云: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从此,之前桃符所承载的避灾、祈福和祝愿等使命 , 逐渐被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贴门神等红色喜庆春节元素所替代 。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 ,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
春节贴春联的来历和含义
过年的时候,贴春联几乎是全国上下挨家挨户都会做的一件事情 , 贴上春联,我们过节气氛才会更加浓烈,那么你知道 春节 为什么要贴春联吗?我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欢迎阅读!
目录
【对联的来历】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讲究和忌讳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1、继承传统习俗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起缘于宋朝,在明朝开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 、 对子 、桃符等 ,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而我们每逢过年 , 都会贴春联也是继承传统习俗的一种方式 。
2、增加节日气氛
我们发现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看到的春联的种类很多 , 贴的地方也有不同,但是无论看到什么类型春联,或者是贴在哪里,一看到春联,我们都会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因此,过年贴春联也为春节这个重要节日,增添了非常喜庆的气氛 。
3、驱邪保平安
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 , 《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 , 故压伏邪气者也 。”所以在古时候,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平安,而我们在春节贴春联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 阖家幸福 。
〈〈〈
贴春联的讲究和忌讳
1、贴春联的时间
最好是在 除夕 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贴春联,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再将新的贴上去 。
2、避免贴错“福”字
并非所有的“福”字都需要倒着贴,代表福到 。据了解,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这个代表“迎福”和“纳福”之意 。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其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其它 地方的福字一般都倒贴 。
3、春联单数才吉利
春联避免贴成偶数对称,单幅春联的字数是奇数更为吉利 。
〈〈〈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
贴春联的习俗 , 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 , 《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 。古代 传说 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 。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
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 。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 。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 , 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 。”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 , 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 , 不仅自己挥毫书写 , 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 , 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 故事 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 , 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
〈〈〈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_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相关 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