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雁去无留意上一句
衡阳雁去无留意上一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衡阳雁去无留意有用典么有使用“衡阳雁”典故 。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 , 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 。这个典故的意思主要在于思归和传书 。因此,它也常和“雁足传书”连在一起用 。该诗句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
衡阳雁去无留意出自哪首词渔家傲·秋思
[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雁过衡阳这词是什么意思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范仲淹所写的巜渔家傲》开篇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过无留意” 。其实这个是倒装句,意思为大雁飞过衡阳无留意 。在衡阳市的城南雁峰区有座山峰,名称就叫回雁峰,山峰的样子就像一只回旋的大雁 。诗句的意思表面是写雁,实为写人 。表达大雁都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呆下去了,何况是人呢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对雁描写的含义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这首词反映的是边塞生活有多么艰苦.
之所以选雁来写,一是利用大雁从寒冷的北方迁徙到南方来反映北方寒凉凄苦、戍边将士思乡的心情,雁去而人却不得去更是一种衬托.二是为后面的怀乡思归埋下伏笔;三是这里用了“衡阳回雁”的典故.古人写诗词是比较注重用典(故)的,容易引起共鸣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衡阳雁去无留意”用了倒装,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雁去衡阳无留意”.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白话译文:
看到秋天即将到来 , 西北边境的景色与长江以南的景色截然不同 。头顶上的鹅飞回南方的衡阳,一点没有停留的意思 。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想起想家的感受 。黄昏时,军队的中角爆炸,随之而来的是周围的声音 。层层叠叠,木筏重,山脉固定,孤独的大门关闭 。
喝了一杯浑浊的酒,我不禁想起千里之外的亲人 。但是,目前的情况并不平坦 , 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长笛的哨声来自远方,天气寒冷,军营已经充满霜冻 。深夜,我仍然无法入睡 。为了操持军队,我的头发变白了 。边境一侧的人们想念他们的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 有多少次他们的梦里流下了眼泪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 , 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上一句是什么?
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渔家傲》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注释:
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
2、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
3、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
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声音 。
5、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
7、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
9、勒(l):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
10、燕然未勒:此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
11、羌管:羌笛 。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
翻译:
(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 。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 。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 , 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 。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 。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 。
(二)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 , 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 , 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 , 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
(三)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 。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 , 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 。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唔呼 。
(四)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 。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 。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感人 。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 。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比较强大的敌人 。公元1040年 , 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 。本词即作于此时 。
以上片短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 , 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 , 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 , 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 , 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 , 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字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 , 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 , 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 , 到了夜晚 , 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 , 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 , 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
【衡阳雁去无留意上一句,衡阳雁去无留意有用典么】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 , 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 。语气沉郁雄浑 , 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 , 浑然一体 。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 , 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 。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 , 气象开阔 , 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
提到范仲淹 , 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 , 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 。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 , 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 , 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 ,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 。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 。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 。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上片一个异字 , 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 。边塞 , 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 。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 , 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 , 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 。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 。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 , 就是所谓勒石燕然 。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 。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 , 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 , 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
朱服 渔家傲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
万家杨柳青烟里 。
恋树湿花飞不起 ,
秋无际 ,
和春付与东流水 。
九十光阴能有几?
金龟解尽留无计 。
寄语东阳沽酒市,
拼一醉 ,
而今乐事他年泪 。
赏析:
此词为惜春抒怀之作 。上片写景 。开头两句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万家屋舍 , 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渲染春归时节万家烟柳的朦胧氛围 。恋树湿花飞不起的组合意象,不仅描摹了残花将落未落,眷着于树的恋春形象,而且赋予落花必然凋残而泪花淋漓的悲凄情态 。秋无际写带着无限浓愁的湿花尽管恋树,也不可避免坠地化泥 , 落水流逝的悲剧命运,词人感叹湿花连带春光都无可奈何地付与了东流水而消亡!显然,湿花意象实为词人自我命运的象征 , 流露了晚年遭贬的凄楚和感伤 。下片感叹韶光易逝,因而产生不如及时行乐的思绪 , 着意抒情 。九十二句哀叹春光短暂 , 即使解尽金龟畅饮美酒,像挽留美人一样地挽留春光 , 也是徒劳!春留不住,于是词人寄言东城酒家沽酒,拼醉消愁寻乐,弥补春去之遗憾!即便如此,而今乐事毕竟是短暂地忘怀眼前的悲愁,他年回味今天这种愁中求欢,苦中寻乐的痴举、将会更深地感到和春付与东流水的无奈和悲哀 , 流下痛楚的泪水 。全词写景寓情,语句工丽俊美,尤其恋树湿花飞不起一句,极赋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将失意之人愁绪绵绵难遣的景况表现出来 。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灯火已收正月半 。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 。骑款段 。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 。吹梦断 。西看窗日犹嫌短 。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 。
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 , 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 。灯火,指元宵节彩灯 。宋时元夜灯节,热闹异常。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当时收灯后 , 又有出城探春的习俗,而江南孟春,不同于北方,往往收灯后便已芳草如茵 、春意满野。而钟山一带,竹木葱茏,万花竞秀,景色更为诱人 。“撩乱”,写出山花争奇斗艳,撩惹行人。“灯火已收”而山花满眼,用笔正所谓扫处还生 。这二句 , 即写了江宁附近的季候特征,又点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环境 。美景良辰,引逗起词人览赏春色的兴致 , 于是笔锋一转,由“闻说”领起以下三句,写洊(ji àn )亭之游 。洊亭在钟山西麓 , 溪水青青,花木如绣,是作者喜爱游赏的风景胜地 。王安石《马死》诗李壁注引《建康续志》云 :“金华俞紫琳清老 , 尝冠秃巾,扫搭服 , 抱《字说》,逐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洊亭之上 。”“新水漫 ”,说明是在雨后 , 经春雨洗礼,郊原格外清新 。款段,马行迟缓貌 。语出于《后汉书·马援传 》“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李贤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后借指驽马 。这里作者实用以指他所骑的毛驴,亦取其“形段迟缓”之意 。作者退居江宁时,神宗赐他一匹马 ,后来马死了,他外出旅游就骑毛驴 。
“蹇”谓蹇驴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载,王安石在江宁,“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 。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 。”这次正是骑毛驴野游,心闲意静,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尧桀是非 , 仿佛早抛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尘外。定林寺左右,峰峦复沓,后环屏风,前障桂岭,其间云雾缭绕,跨驴绕行山径,时要通过云层,故曰“穿云 ” 。山间谷壑毗连,四周峦嶂如屏,形成不少花木丛生的天然坞堡 ,如定林寺附近有道士坞,洊亭附近有桃花坞等 。
词人行经此种地带,不免停辔徜徉,访胜探幽,故曰“入坞 ” 。才行高冈,又入低谷,故曰“穿云入坞” 。不畏云雾迷茫,不避谷堐低湿窈深 , 不计山路崎岖回环 ,而去寻访游伴,探奇览胜,一句中连用“穿”、“入”、“寻”三个动作词 , 充分表现了词人一心寻春的浓厚游兴,描绘出他自命“山野之人 ”的生活情趣 。
下写僧斋昼寝 ,词人游兴已尽,依然回归山寺,就床而卧 。过片另起一意,意脉不断 。却 , 还也,仍也 。上写游山,此写憩寝,事有转折,故用“却”字 。
因为孤身栖居山寺 , 故要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帐 。“僧床”、“素幔” , 写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点。“千岩万壑”承上“山南山北 ” , “春风暖”回应“正月半 ” 。值此东风骀荡,春光融融 , 词人怡然自适的心境也仿佛与大地春色融契而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渐渐沉入静谧而深稳的梦中 。不知何时,山间的一派松涛之声,把他从酣梦中惊醒 , 抬眼望去,红日照临西窗 , 而词人的睡意犹未足 。煞拍三句写梦醒 。“悲急管” , 谓松涛犹如急切的笛声,在深山中呜咽地悲鸣,仍切山林环境下笔,松声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这首写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王安石 , 在野游寻春与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静,沉入了暂时的酣眠,然而 , 一时的心理平衡,却被四周突然闯入的急切悲凉的松涛声所打破 , 无怪乎作者起看日光,不能不嫌梦境之短了,这正隐隐透露了作者身虽幽闲而内心并不平静的精神状态 。全篇即事写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气韵萧散 , 在充满脂腻粉香的北宋前期词坛上,这首词颇有一枝独秀的风致 。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
【赏析】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 , 就中反映出他在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 。全词以景起 , 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 , 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
起首二句写得极为娟秀,为人所称誉,乃融化他人诗句而来 。吴聿《观林诗话》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 , 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之句 。盖追用其词。此见词人善于融炼诗句 , 浑然天成 。他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 , 提取原诗菁花,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 , 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 , 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间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在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 。他同期写的《竹里》诗可与此参读 :竹里编茅倚石根 , 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此即词中茅屋数间的一般情景 。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诗的全部情景 , 但情韵连续,融成一片,更见精严 。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 , 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 ,恍如隔世 。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应 。
其比较的结果 , 马上的鸡声还是比如今枕上的鸟声动听 。此意由下文再补足 。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 。而今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 》) 。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 。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 , 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 , 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这首词,在艺术的锤炼上比早年更为成熟 。历来的评论家 , 极推崇王安石晚年写景抒情的小诗,而往往忽略这类风格的词 。其实,这首得比其同类的诗还要出色 。此词的主要特色 , 是善于融诗入词 。
推荐阅读
- 最新 衡阳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
- 衡阳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有多少
- 衡阳居民医保住院报销起付线是多少?
- 衡阳城乡居民医保住院一年最高可以报销多少钱?
- 衡阳居民医保住院报销限额
- 衡阳居民医保住院报销门槛费是多少?
- 最新 衡阳居民医保多次住院起付标准
- 衡阳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报销限额
- 衡阳准生证在哪里办理?
- 附办理须知 衡阳准生证网上办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