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猪价 一季度猪价无忧


四季度猪价 一季度猪价无忧


还是要先从猪价谈起 。
最近一些人咨询我2017年的猪价走势,其实我以为个体难以抗衡大局,向来更提倡:先把猪养好了,再谈猪价 。但拗不过他们,简单做了一个预判:一季度猪价无忧,二季度供需矛盾缓解,下半年猪价波动加剧 。
为什么这么说?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2016年12月,我国生猪存栏比11月下降2%至3.81亿头,能繁母猪存栏数下降0.5%至3669.5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持续40个月无显著增长 。这里边透露的一个核心信息就是,在猪价高位的刺激下,中国养猪业的产能恢重却远低于市场预期 。
导致这个结局的一个重要缘故就是环保政策的抑制,并且在2017年只会加强、不会松弛 。处在限养区、禁养区的猪场,大量被拆迁,还在维持的猪场也十分忌惮,不敢扩张;地方政府对养猪业的发展缺乏热情,足以把想陷入养猪业的大多数人挡在了大梅十外 。整个2016年,大型猪场投建的新闻贯通全年,其实是少部分大企业的狂欢,背后有太多养猪人的无奈 。
另一个方面,农业部只监测了能繁母猪的数据,并没有统计后备母猪 。2015-2016年投建了那么多大型猪场,2017年后备母猪转能繁母猪,将绿澍释放出产能 。试想一下,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猪场,可以挤占多少中小散养户退出市场所腾出的空间,就大致可以理解判断之逻辑 。
从猪价走势来看,2017年中国生猪出栏量若能保持在6.6-6.8亿头,将既有合理的养殖效益,又不至于打压猪肉消费 。一旦打破7亿头,猪价运行将承受硕大压力,养猪浮现亏损再度浮现 。何况国家依然主导“适度进口猪肉”的政策导向,2017年猪肉进口量增至接近200万吨,并非没有约摸,这也是一个利空猪价的重要因素 。
从中国养猪业的发展来看,能繁母猪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生猪出栏会随之减少 。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字,全国均匀MSY头数为16-17头,与欧美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换句话说,生产效率太低,确有长进的空间 。倘若中国生猪出栏量不变,MSY越高,能繁母猪数量就越少,从数学的角度可以这么理解 。
有些人就提出来,若按照美国的养猪水平,中国只需要2500-3000万头母猪;若按照丹麦,这个数据还能降到2000-2500万 。看如有理有据,实则对中国养猪业的一种缺点解读 。
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中国年出栏500头肉猪以上规模养殖比重由2010年的38%,上升至2014年的42%,2020年预计达到52% 。即是说,2020年,年出栏500头肉猪以下的中小散户依然是养殖主体之一 。
【四季度猪价 一季度猪价无忧】这么巨大的一个群体,想要达到美国、丹麦大型猪场的养殖水平,只不过是仅存理论约摸 。即便是中国的大型规模养猪场,要赶超欧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以我的判断,未来5年,中国能繁母猪的数量保持在3500万-4000万头之间,MSY的瓶颈会在18-20头之间,这是由中国的养殖结构与养殖水平共同决心的 。
说到养殖结构,普遍的一个认知是:散养户加速退出,规模化水平提高 。从绝对数量的这一维度来看,这固然没错 。但要是辩证地看,导致猪场退出主要有两个核心缘故:一是政策影响,就算你养得好,也不让你养,单个猪场很难去抗衡政府力量;二是缺乏竞争力,养得不好,成本太高,猪价低迷时扛不住 。
我想说的是,从产业的宏观层面来看,中小散户所占的比重仍会减少;从个体的微观层面来看,中小散户也能做大,大型猪场也有约摸被淘汰,取决于养殖水平、养殖效率、出栏成本等关键指标,即猪场的核心竞争力 。

推荐阅读